[发明专利]一种选择性合成2‑烷酰化‑4‑芳基‑1,2,3‑三唑化合物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04339.1 申请日: 2017-06-01
公开(公告)号: CN107286105A 公开(公告)日: 2017-10-24
发明(设计)人: 陈云峰;邓小聪;雷雪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工程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49/06 分类号: C07D249/06
代理公司: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代理人: 崔友明
地址: 430074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选择性 合成 烷酰化 芳基 化合物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多步反应选择性合成2-烷酰化-4-芳基-1,2,3-三唑化合物的方法,属于有机及药物合成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1,2,3-三唑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防腐剂、农药、光学材料、染料、HIV-1抑制剂、抗菌素、选择性β3-类肾上腺拮抗剂、抗病毒药物和抗惊厥剂。

然而三唑化合物在应用中需要对三唑进行官能化,而目前三唑的氮二位选择性官能化研究较少。2002年,Kamijo等报道了以炔烃、叠氮基三甲基硅烷和烯丙基甲基碳酸酯为原料在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的催化下合成氮二位烯丙基的1,2,3-三唑,该反应虽然可以一锅法制得氮二位取代的三唑,但是原料不易得,反应的通用性有限,且产率较低,只有70%左右。2008 年Kalisiak等报道了以端炔、叠氮化钠和甲醛为原料,在抗坏血酸钠和硫酸铜的催化下在弱酸性条件下反应制得氮二位羟甲基取代的1,2,3-三唑,该反应同样是一锅法制得氮二位取代的三唑,且反应在室温下即可进行,但是,反应的危险性较大,pH控制不当或者加料顺序错误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更多的情况下,NH-1,2,3-三唑氮后官能化是更好的选择。2008年, Liu等报道了以4,5-二取代的三唑和卤代芳烃或芳基硼酸为原料以铜盐为催化剂反应制得氮二位芳基化的1,2,3-三唑,该反应收率很高但是卤代芳烃和芳基苯硼酸的使用使得反应有一定的局限性。2009-2010年,Wang等系统讨论了通过在1,2,3-三唑的4号或5号碳原子上引入溴原子以完成对三唑的选择性氮官能化,并可通过钯碳将溴最终还原为氢,同样的该反应中卤代物的使用使反应有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以上合成氮二位取代1,2,3-三唑化合物的方法均生成困难、反应时间长,反应温度高、产率低、可适底物少或合成困难、原料毒性大或安全性差、催化剂昂贵等缺点。而且合成氮二位取代1,2,3-三唑化合物一般采用4,5-二取代三唑以引入位阻实现选择性,所以合成2-烷酰化-4-芳基-1,2,3-三唑化合物难度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稳定易得,反应时间短,条件简单,产率高的选择性合成2-烷酰化-4-芳基-1,2,3-三唑化合物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选择性合成2-烷酰化-4- 芳基-1,2,3-三唑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溴化试剂将4-芳基-1,2,3-三唑的五号位碳原子上引入溴原子,得到4,5-二取代的 -NH-1,2,3-三唑;

(b)在金属催化剂、氧化剂和碱的共同作用下完成4,5-二取代的-NH-1,2,3-三唑的氮二位选择性烷酰化;

(c)在金属催化剂的催化下将引入的溴原子脱去,得到2-烷酰化-4-芳基-1,2,3-三唑化合物。

按上述方案:步骤(a)所述溴化试剂选自Br2,HBr,NBS,二溴海因或DBI。

按上述方案:步骤(a)反应在0-5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按上述方案:步骤(b)所述的金属催化剂选自CuCl,CuBr,CuI,CuCl2,CuBr2,CuO, Cu(OAc)2,Cu(NO3)2,CuSO4,FeCl2或FeCl3

按上述方案:步骤(b)所述的金属催化剂摩尔用量为4,5-二取代的-NH-1,2,3-三唑用量的 0.05-0.5倍。

按上述方案:步骤(b)所述的氧化剂选自TBHP或K2S2O8,其摩尔用量为4,5-二取代的 -NH-1,2,3-三唑用量的0.5-5倍。

按上述方案:步骤(b)所述的碱选自Na2CO3,K2CO3,NaOAc或DBU,其摩尔用量为4,5- 二取代的-NH-1,2,3-三唑用量的0.5-5倍。

按上述方案:步骤(b)所采用的溶剂为DMF,DMA或NMP。

按上述方案:步骤(b)反应在0-13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反应时间为1-15小时。

按上述方案:步骤(b)反应在80-12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反应时间为2-6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43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