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递扭矩的联接结构、具有其的驱动系统和扭矩传递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403091.7 | 申请日: | 2017-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0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冉建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法雷奥离合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0 | 分类号: | F16H57/00;F16D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贺紫秋 |
| 地址: | 21115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弹性构件 联接结构 扭矩传递系统 传递扭矩 驱动系统 齿根 内燃发动机 径向向外 轴向方向 轮毂孔 上边缘 下边缘 轴径向 内齿 外齿 向内 施加 延伸 | ||
1.一种用于在轮毂与轴之间传递扭矩的联接结构,其中轴具有多个外齿,且轮毂具有供轴插入的轮毂孔,该轮毂孔形成有与轴的多个外齿啮合的多个内齿,所述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弹性构件,设置在轮毂和轴之间;
其中,轮毂被构造为缺少至少一个内齿,以与轴的相应齿根形成至少一个间隙,或者,轴被构造为缺少至少一个外齿,以与轮毂的相应齿根形成至少一个间隙,
该至少一个弹性构件相应地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间隙中;
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具有相对于轮毂的轮毂孔径向向外延伸的末端,且所述末端形成为通过弹性卡扣或夹持的方式分别固定附接到轮毂的轮毂孔的、沿轴向方向的上边缘和下边缘;
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具有相对于轴径向向内和/或径向向外弯曲的部分,在轴被插入轮毂孔中时,弹性构件弹性变形,从而对轴施加基本上沿其径向的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结构,其中,所述间隙的数量为2-4个,且沿轮毂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每个间隙中插入一个弹性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结构,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形成为大致U形构件,且包括:
至少两个腿部,分别沿轮毂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和
底部,将所述至少两个腿部彼此相连;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腿部插入到相对应地形成的所述至少一个间隙中,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腿部的末端形成为相对于轮毂的轮毂孔径向向外延伸,底部的外沿形成为相对于轮毂的轮毂孔径向向外延伸,从而所述至少两个腿部的末端以及底部的外沿通过弹性卡扣或夹持的方式分别固定附接到轮毂的轮毂孔的、沿轴向方向的上边缘和下边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接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腿部设置为2个,且沿轮毂孔的直径方向对称设置,所述底部沿直径方向将两个腿部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接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腿部设置为3-4个其沿周向方向均匀布置并通过底部彼此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结构,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形成为大致倒U形构件,且包括:
至少两个腿部,分别沿轮毂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和
顶部,将所述至少两个腿部彼此相连;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腿部插入到相对应地形成的所述至少一个间隙中,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腿部的末端形成为相对于轮毂的轮毂孔径向向外延伸;
其中,顶部围绕轮毂的轮毂孔的上边缘延伸,并贴合附接到轮毂孔的上边缘的表面;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腿部的末端以及顶部通过弹性卡扣或夹持的方式分别固定附接到轮毂的轮毂孔的、沿轴向方向的下边缘和上边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接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腿部设置为2个,且沿轮毂孔的直径方向对称设置,所述顶部形成为围绕轮毂孔的半圆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接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腿部设置为3-4个,其沿周向方向均匀布置并沿周向方向通过围绕轮毂孔的顶部彼此相连。
9.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驱动系统,包括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联接结构,其中,所述轮毂为双质量飞轮的轮毂,且所述轴为离合器齿轮箱的输入轴。
10.一种扭矩传递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结构,其中所述轮毂是扭矩传递系统中的缓冲器的输出轮毂,且所述轴为扭矩传递系统中的双离合器齿轮箱的输入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法雷奥离合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法雷奥离合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309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摆线轮、减速器和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离合式动力输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