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槽侧部炉帮的修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8822.3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6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程仁策;马正清;汤昌廷;李威;王风慧;韩以申;程鸿鹏;周平;李源;徐玉峰;辛涛;王美春;王博;赵俊凤;潘荣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南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C25C3/06 | 分类号: | C25C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吕静 |
地址: | 265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槽 侧部炉帮 修补 方法 | ||
一种电解槽侧部炉帮的修补方法,涉及电解槽修理技术领域,该修补方法是先将电解质调整到15~16cm,将待修补的侧部炉帮对应的阳极下落至下方的阴极上;用料块压大面,将铝水和侧部炉帮的槽壳隔开;清理侧部炉帮上残余的硅砖,并用铝板做模型,在结壳层的壳面与槽壳之间形成一道包围待修补位置的缝隙;用碳糊在缝隙内的待修补位置捣固,直至将待修补位置捣固至与其他硅砖同一水平位置;最后提起阳极。该方法修补效果好,不会产生缝隙,且无需抽铝水,不影响电解槽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槽修理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电解槽侧部炉帮的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从前,电解槽局部破损或漏炉并没有任何补救措施,而是提前进行非计划性大修,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会明显缩短平均槽龄;增加吨铝成本。后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大修对电解槽带来的影响,铝电解行业开始形成各种对电解槽局部破损或其他问题进行小修的方法,但都没有形成较为规范、可靠的技术,修补的效果也不够明显。
其中,部分电解槽在生产早期会出现硅砖上抬的现象,在后期生产中由于没有侧部硅砖保护,当局部炉帮消耗变薄时,侧部槽壳钢棒稳定上升,会存在被击穿的可能性,因此侧部炉帮的局部小修很有必要。当前对侧部炉帮的局部小修方法是:首先,确定需要修补位置,并用料块压大面;其次,将侧部清理干净;接着,用硅砖修补需要修补的位置,在修补前,如果铝水过高,还需要先将铝水抽出一部分。该方法存在的缺点如下:
1、压大面时,料块会进入阳极底部,可能造成阳极长包;2、用硅砖对侧部修补时,侧部炉帮的边缝及底部会出现缝隙,当侧部炉帮消耗变薄,铝水会进入到缝隙当中,进而使散热孔温度再次升高,影响电解槽的平稳性;3、如果需要抽铝水,则会影响电解槽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槽侧部炉帮的修补方法,此方法修补效果好,不会产生缝隙,且无需抽铝水,不影响电解槽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解槽侧部炉帮的修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电解质调整到15~16cm,将待修补的侧部炉帮对应的阳极下落至下方的阴极上;
用料块压大面,将铝水和侧部炉帮的槽壳隔开;
清理侧部炉帮上残余的硅砖,并用铝板做模型,在结壳层的壳面与槽壳之间形成一道包围待修补位置的缝隙;
用碳糊在缝隙内的待修补位置捣固,直至将待修补位置捣固至与其他硅砖同一水平位置;
提起阳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下落阳极前,将阳极卡具打开,用绝缘板将阳极导杆和母线隔开,提起阳极后,关闭阳极卡具,取出绝缘板。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修补待修补位置的具体方法是:用65~70℃的碳糊在待修补位置捣固,每捣固形成一层厚1.5~3cm的碳糊层,在碳糊层上撒煤焦油,再捣固下一层碳糊层,直至将待修补位置捣固至与其他硅砖同一水平位置。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侧部硅砖包括槽壳和位于槽壳内的硅砖层,待修补位置位于硅砖层。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缝隙的宽度与硅砖层的厚度相同,均为10~15cm。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用铝板做模型的方法是:将铝板插入结壳层的壳面与硅砖层之间,且贴合硅砖层,铝板与槽壳之间形成缝隙。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将待修补位置完成修补后,在硅砖层上焊接压板。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将阳极提起至初始位置后,用耙子将阳极的底掌刮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南山学院,未经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南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88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