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分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7564.7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1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赤尾幸造;谷口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万捷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分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分析装置。
以往,已知有激光式的气体分析装置。气体分析装置具备向分析对象气体照射激光的照射部、和接受通过分析对象气体后的激光的受光部。气体分析装置根据受光部的受光量分析吸收频谱。气体分析装置根据吸收频谱,对分析对象气体中的对象物质的浓度进行分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2709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激光式气体分析装置中,在分析对象气体中包含薄雾或灰尘的情况下,激光因薄雾或灰尘而散射或被吸收。根据薄雾或灰尘的量,受光部中的激光的受光量可能减少,从而难以测定对象物质的浓度。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气体分析装置可以具备照射部、受光部以及筒。照射部可以对烟道内流通的分析对象气体照射激光。受光部可以与照射部相对配置为将烟道夹持。受光部可以接受通过分析对象气体后的激光。筒可以是在照射部和受光部之间配置的一体型的筒,使激光通过内部。烟道内,可以在筒形成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可以面向分析对象气体的上游侧。第二孔可以面向分析对象气体的下游侧。
气体分析装置可以具备照射部侧导入部和受光部侧导入部。照射部侧导入部可以从筒的照射部侧的端部向筒内导入吹扫气体(purge gas)。受光部侧导入部可以从筒的受光部侧的端部向筒内导入吹扫气体。
第二孔可以在分析对象气体的下游侧配置为与第一孔相对。第二孔的开口面积可以比第一孔的开口面积要大。
第一孔及第二孔可以具有长轴。长轴可以沿着筒的长度方向延伸。
气体分析装置可以还具备盖部。盖部可以与筒隔开距离而形成。盖部可以部分地覆盖第一孔。
盖部可以覆盖第一孔的长轴方向上的中央部。盖部可以不覆盖第一孔的长轴方向上的端部。第一孔可以具有沿着筒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轴。
孔部可以在盖部形成。孔部可以使分析对象气体通过。
盖部可以将整个第一孔覆盖。孔部可以形成于盖部。
可以在盖部形成多个孔部。
盖部可以分割为多个。
盖部的下端可以比第一孔延伸得更靠下侧。
另外,上述的发明概要未列举出本发明的所有必要特征。另外,这些特征群的亚组合也可构成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气体分析装置100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气体分析装置100的截面图。
图3是筒30的侧视图。
图4是筒30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气体分析装置100的侧视图。
图6是沿着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气体分析装置100的A‐A′线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的气体分析装置100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的气体分析装置100的其他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的气体分析装置100的其他变形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发明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是以下的实施例不对涉及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发明进行限定。另外,实施例中说明的所有特征的组合不是发明的解决手段所必须的。
本说明书中,用X轴、Y轴及Z轴的直角座标轴说明技术事项。直角座标轴只是确定构成要素的相对位置,并不限定特定的方向。例如,Z轴不限于是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方向。另外,+Z轴方向和-Z轴方向是相互逆向的方向。在不标注正负,而记载为Z轴方向的情况下,是指与+Z轴及-Z轴平行的方向。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气体分析装置100的概要的立体图。气体分析装置100分析烟道60内流通的分析对象气体1。本例中,分析对象气体1沿着Z轴方向流通。烟道60可以是从锅炉或燃烧炉排放出的气体的流路。锅炉或燃烧炉可以燃烧石炭、重油或垃圾。但烟道60不限于气体流路。本说明书中的烟道60只要是包含分析对象气体1流通的内部空间的设备即可,可以是容器、烟囱、排气管道、脱硝装置、化工厂设备、钢铁厂设备及加热炉等各种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电机株式会社,未经富士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75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