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BRCA1/2基因突变的引物池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1794.2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5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吴英松;杨学习;朱安娜;梁志坤;许旭平;刘启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达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Q1/6869;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凌衍芬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brca1 基因突变 引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BRCA1/2基因突变的引物组及方法。所述引物组包括三个引物池,共有97对引物,其上下游引物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194所示。首先提取待测样本DNA,利用上述三个引物池进行多重PCR扩增,然后将三个引物池扩增所得目的片段合在一起,构建文库;最后文库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分析,获得样本BRCA1/2基因突变情况。该方法具有高通量、高准确性、高灵敏度、高自动化程度、样本需求量少、低成本、快速、可检测多种突变类型、可同时检测多位点突变等优点,可应用于肿瘤高风险筛查、用药指导以及预后等,在国内BRCA1/2基因突变检测及致病性分析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分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半导体测序技术的BRCA1/2基因突变的检测引物池、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BRCA1/2基因是一类肿瘤抑制基因,参与细胞同源重组修复(HRR)过程,能确保细胞的遗传物质(DNA)的稳定性,防止细胞变异。携带BRCA1或BRCA2的有害突变的人群罹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将显著增高,并且还存在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同时,有害的BRCA1/2突变还可能增加患胰腺癌,胃癌,胆囊和胆管细胞癌,黑色素瘤、男性乳腺癌等其它风险。
另外,研究发现BRCA1/2突变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未突变者,对于铂类、脂质体阿霉素的敏感性也优于未突变者。BRCA1/2突变的患者(如卵巢癌、乳腺癌)给予PARPi,可显著抑制、杀死肿瘤细胞,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奥拉帕利是全球第一个针对BRCA1/2突变的PARPi,2014年,EMA批准奥拉帕利用于铂类敏感复发的BRCA突变卵巢癌,美国FDA批准了奥拉帕利可用于既往三线及以上铂类化疗的BRCA突变卵巢癌患者。因此卵巢癌患者的BRCA突变检测,能更好的评估患者预后、优化治疗方案、评价其亲属卵巢癌发病风险。
BRCA1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7q21,于1994年由Miki等克隆成功。BRCA1具有24个外显子,1号外显子不参与蛋白质的编码,4号外显子编码Alu重复序列,其中22个外显子编码一个具有186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80000~220000D。BRCA2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3q12-13,于1995年由Wooste克隆成功,它具有27个外显子,编码区长度为11.2kb,大约为BRCA1基因的2倍,编码一个具有341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BRCA1/2基因发现已有20多年,针对不同人群的BRCA突变情况,已有较多报道,其中在卵巢癌家族史人群,BRCA胚系突变的发生率大致在12%~80%,而在散发的卵巢癌患者,BRCA胚系突变发生率为5%~29%,但研究数据的人群都是以高加索人种为主,仅有少量研究涉及到亚裔人群。此外,BRCA基因序列较大,整个BRCA基因的编码区突变都有可能造成BRCA基因的功能异常,而且目前的数据发现BRCA突变缺乏明确的突变热点,因此BRCA检测需要通过整个编码区的测序,通过比对目前大样本的数据库分析来确认,目前使用的数据库都是欧美人群的BRCA突变数据,缺乏中国人群特有的BRCA突变数据,因此中国人群的BRCA突变确认存在障碍。到目前为止,尚没有针对中国人群的BRCA突变率及突变特点的大样本研究。因此,针对中国人群的BRCA胚系突变情况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达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达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17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