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内饰件用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0623.8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9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邵晓巍;王欣蕊;邵宝有;吴添园;沈杰一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固特热熔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45/00 | 分类号: | C09J145/00;C09J153/02;C09J191/06;C09J123/08;C09J157/02;C09J193/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314512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饰件 用热熔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用热熔胶,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以下以重量百分比计的组份:熔点为130±5℃的高熔点蜡0‑10%;热塑性弹性体SIS20‑28%;聚乙烯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1‑5%;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烯烃蜡1‑5%;纯单体树脂2‑8%;C9加氢石油树脂5‑15%;苯乙烯改性萜烯树脂20‑30%;三羟基锌盐0.5%‑5%;抗氧剂0.5‑1.5%;偶联剂0‑3%;聚乙烯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的VA含量为28%,聚乙烯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在190℃下熔融指数为150 g/10min;热塑性弹性体SIS中苯乙烯的质量占热塑性弹性体SIS质量的25‑35%,热塑性弹性体SIS在190℃下熔融指数为5‑15g/10min;C9加氢石油树脂的软化点≥95℃,酸值<5mgKOH/g;苯乙烯改性萜烯树脂的软化点≥105℃,酸值<5mgKOH/g。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粘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用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大力发展的汽车及零配件生产工业需要大量的工业胶粘剂,广泛用于金属材料和塑料、橡胶等材料之间的粘接密封。生产流水线中,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对使用的胶粘剂要求粘接密封性好,固化时间短。同时,由于夏日汽车在阳光暴晒下,车内温度高达80℃~100℃,所以对胶粘剂的耐温性也有较高要求,也不能散发气味。近年,汽车工业得到长足发展,汽车内饰也随之发展迅猛。溶剂型汽车用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断挥发,在车中散发难闻的气味,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影响,汽车工业迫切需要无溶剂省能源、无毒害高性能的环保型胶粘剂,我们研发的环保型热熔胶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热熔胶以高分子聚合物为主体材料,不含任何溶剂,百分百固体,无污染无毒性,粘结强度高,速度快,综合性能优异,对各种材料都有很好的粘结性,其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主体树脂制成的热熔胶,需求量大而应用面宽,占热熔胶消费总量的50%左右。
由于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如何在性能、设计等多方面展示汽车本身的优势,赢得市场竞争力是当前汽车生产厂家面临的技术问题,而作为汽车生产中内饰胶接问题也成为一个汽车附加值的衡量指标,选用环保型热熔胶代替传统的溶剂型胶水势在必行。但是能满足汽车内饰用的热熔胶大多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使国内汽车制造商望尘莫及,对此我们研发出耐温性、抗老化、防水等要求具有很高粘结强度、耐高温,同时又就有耐一定低温性能的热熔胶,以满足市场需求。
申请人于之前申请的专利201510462291.0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汽车钢板粘接用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包含一定比例的高熔点蜡、热塑性弹性体SBS、富含聚丙烯的无规则聚烯烃、富含聚丁烯的无规则聚烯烃、聚乙烯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C5加氢石油树脂、苯乙烯改性萜烯树脂、三羟基锌盐、抗氧剂、偶联剂。该专利无法应用于内饰胶,因此需要对该应用面进行拓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无气味、具有耐高低温性能的汽车内饰件用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内饰件用热熔胶,其特征在于:
其原料包括以下以重量百分比计的组份:
熔点为130±5℃的高熔点蜡含量不为0;
聚乙烯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的VA含量为28%,聚乙烯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在190℃下熔融指数为150g/10min;
热塑性弹性体SIS中苯乙烯的质量占热塑性弹性体SIS质量的25-35%,热塑性弹性体SIS在190℃下熔融指数为5-15g/10min;
C9加氢石油树脂的软化点≥95℃,酸值<5mgKOH/g;
苯乙烯改性萜烯树脂的软化点≥105℃,酸值<5mgKOH/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固特热熔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固特热熔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06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