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分体蒸发器的连续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7176.0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0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沈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周华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体 蒸发器 连续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体蒸发器的连续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分体蒸发器的连续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时代的不断发展,同时面临国内人口红利的消失和人工成本的大幅度提升,国内几乎所有大型工厂都在寻求各种形式的工业自动化举措,现代工厂对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需求越来越明显。
在空调自动化领域中,分体蒸发器的切割组装折弯等工序现在几乎全部依赖人工,这主要是因为分体蒸发器的成型工艺中,如穿管、胀管和脱脂烘干等工序都会直接导致成品的整体尺寸偏差较大,同时存在应力不均和热变形等异常,都会导致形位公差要求较高的分体蒸发器的切割、折弯等工艺的自动化难以实现,从而导致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用于分体蒸发器的连续处理系统,其实现了供料、切割、折弯的自动化,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提供一种用于分体蒸发器的连续处理方法。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分体蒸发器的连续处理系统,包括,
供料装置,所述供料装置配置用于连续的将所述分体蒸发器输送至设定位置;
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配置用于对所述分体蒸发器进行定位并按设定的切割线对定位后的所述分体蒸发器进行切割;
折弯装置,所述折弯装置配置用于将所述分体蒸发器折弯至设定角度;及
机械手臂,所述机械手臂配置用于抓取所述供料装置上设定位置的所述分体蒸发器并将其依次移动至所述切割装置和所述折弯装置。
优选的,所述供料装置包括:
架体;
设于所述架体上的输送带;
沿所述输送带长度方向均匀布置于所述输送带的输送面上的多个下定位块,所述下定位块用于定位所述分体蒸发器下端;
设于所述输送带上方并用于支撑所述分体蒸发器上端的支撑横梁;
设于所述支撑横梁上的上定位块,所述上定位块靠近所述输送带的进料端设置;及
沿所述输送带运动方向依次设于所述架体上的放料传感器和取料传感器,所述放料传感器配置用于感应到所述分体蒸发器时控制所述输送带停止运动一定时长,所述取料传感器配置用于感应到所述分体传感器时控制所述输送带停止运动;
所述切割装置包括:
具有一条形切割孔的工作台;
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切割台;
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定位气缸和放置于切割台上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气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定位杆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定位杆于所述切割台上作往返运动;
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块和驱动压紧块将分体蒸发器紧压于所述切割台上的压紧气缸;
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一设于所述切割孔下方的滑轨,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切割孔并延伸至所述工作台上表面的滑块,设于所述滑块上的切刀,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作往返运动的伺服电机;
所述折弯装置包括操作台、设于所述操作台上的折弯台、配合设置于折弯台上方并用于将分体蒸发器紧压固定于所述折弯台上的压紧部件、设于所述操作台下表面的顶压气缸,所述顶压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操作台上的顶压孔与第一顶压板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顶压板作上下垂直往返运动,所述第一顶压板上设置有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内配合设置有球头关节,所述球头关节自由端与一用于顶压突出于折弯台的分体蒸发器的第二顶压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取料传感器包括沿输送带运动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取料传感器和第二取料传感器,所述第一取料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取料传感器之间设有一可摆动的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配置用于当所述第二取料传感器感应到分体蒸发器时控制所述第一挡块摆动至所述下定块上方并阻止分体蒸发器继续通过;所述输送带出料端设有一用于阻止所述分体蒸发器通过的第二挡块,所述取料传感器靠近所述第二挡块设置。
优选的,所述下定位块上设置有一定位槽,所述分体蒸发器的下端置于所述定位槽内,且所述下定位块相对所述支撑横梁一侧向上延伸形成一用于支撑所述分体蒸发器侧壁的支撑靠背。
优选的,所述放料传感器和上定位块在输送带上的相对距离与所述第一取料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取料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相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周华,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周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7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