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减震底盘悬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6954.4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6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振中 |
主分类号: | B60G11/14 | 分类号: | B60G11/14;B60G21/0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超级 减震 底盘 悬架 结构 | ||
汽车减震底盘悬架结构汽车减震底盘悬架结构,运用在车辆上的悬架结构。是通过机械结构的翘板结构的支撑件,翘板结构支撑件的一侧,上下安装弹簧或弹性支撑件,反向支撑起车身,翘板的另一侧连接车轮固定架安装架,最终翘板的固定架安装架轴摆安装在车前横梁上,使汽车行驶在连续颠簸幅度在15厘米内的路面上,能将地面的冲击力在翘班结构的支撑件上产生车身重量与冲击力的合力现象,使翘板结构支撑车身一侧的下弹簧,在冲击力的作用下产生压缩的形变,支撑车身一侧的上弹簧扩张的形变,使车身的空间位置未发生改变,使路面的冲击力消耗在弹簧做功上,保证了车身的平稳性,并搭配车辆的伺服稳定平衡系统,做到汽车增强减震的需要,使车辆能够适应连续颠簸的路面,使汽车无共振和大幅摇摆现象,提升了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技术领域
运用在汽车上的减震底盘悬架结构。主要是运用机械结构,再用传感器辅助平衡,做到增强汽车减震的需要,能够适应连续颠簸的路面,连续颠簸幅度在15厘米内的路面,使汽车无共振和大幅摇摆现象,提升了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减震底盘结构非常多,悬挂分为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独立悬挂又分为横臂式,纵臂式,多连杆式,烛式,麦弗逊式悬架等。其中麦弗逊独立悬架,目前应用较广。更高级点的车,就是运用电脑调控空气减震,利用实验把数万次的实验数据,经过电脑调控汽车减震器,来调控弹簧或钢板不必要的运动,达到平衡汽车的。我们在驾驶汽车时,遇到减速带或连续颠簸的路面时,若行驶速度稍快些,车就会有共振现象和大幅随车摇摆,这是目前所有的车辆都存在的共性,较好的汽车无非就是共振较小。在这里,用工作原理,把它们总体归类,都是使用弹簧或钢板来吸收震动,将弹簧或钢板通过轮子支点和车身两点连接,再靠避震器吸收弹簧的震荡。单纯的钢板或弹簧支撑,再用减震器吸附弹簧或钢板的无用震动。原理简单,但未能满足人们对减震的渴望。
发明内容
汽车减震底盘悬架结构,与以往的所有汽车悬架结构不同,原理不同,有着独特的优点。其运用方法的原理是:一种增强减震结构的方法,车身的支撑点是建立在第一支撑平面和第二个支撑平面的第三个支撑平面,第一支撑平面为车轮支点,第二支撑平面是大梁,第三支撑平面是车身支撑点,通过翘板的结构,通过第一平面车轮支点和第二平面车身大梁支点运用弹簧或钢板反向撑起的第三支撑平面,利用翘板的运动结构,第一第二平面通过地心引力与车身重量在通过连续颠簸的路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运动,通过翘板运动,翘板车轮支撑点反向支撑车身的一端,调节上下支撑弹簧的支撑力从而得到的较平稳的反向运动支撑的第三平面。如图1所述,通过一个翘板结构的部件,将翘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车轮支撑点和车身支撑点,通过翘板的支点连接在大梁上,在翘板结构部件支撑车身的一端,将车身支撑点与车大梁支撑架通过翘板支撑车身的一端,利用安装在车身支撑点和大梁支撑架的上下弹簧或上下钢板支撑起车身,使车辆在行驶至连续颠簸路面时,车身和地心引力对钢板或弹簧做功,将车身的多余震动变成了对钢板或弹簧做功的能量,将车身的多余震动消耗掉,在车身和地心引力之间产生了对车身稳定行驶的反向支撑力,有利于车辆在连续颠簸上下颠幅在15厘米的路面上行驶,能将地面的冲击力在翘班结构的支撑件上产生车身重量与冲击力的合力现象,使翘板结构支撑车身一侧的下弹簧,在冲击力的作用下产生压缩的形变,支撑车身一侧的上弹簧扩张的形变,使车身的空间位置未发生改变,使路面的冲击力消耗在弹簧做功上,保证了车身的平稳性,并搭配车辆的伺服稳定平衡系统,做到汽车增强减震的需要。使车辆能够适应连续颠簸的路面,使汽车无共振和大幅摇摆现象,提升了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以翘板为结构的汽车减震悬挂系统,还必须配有车身稳定伺服系统与翘板结构的悬挂系统搭配使用,才能满足车辆在行驶条件下平稳行驶的需要。其稳定伺服系统,主要是调节车辆在转弯,刹车,爬坡,斜风,车身左右重量失衡时,对车身平稳性和平衡的调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工作原理与以往的避震器完全不同,伺服系统是由四个部件组成,由微电脑和感应器调控,各部件通过高压油管的连接后联合工作,通过调整液压油的流动,来调节车身同向的支撑力。四个部件为:液压油收容室;电子调节平衡器(调节车辆静止时左右的平衡和斜风时的左右平衡);主压力发生器,从动压力发生器(调节车辆在运动时的车身稳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振中,未经李振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69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图形用户界面的手机(送火箭得联系方式)
- 下一篇:麦克风接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