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菍果蜜饯的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386277.6 | 申请日: | 2017-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3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三山区绿色食品产业协会 |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A23G3/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8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蜜饯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蜜饯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地菍果蜜饯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地菍果,属野牡丹科野牡丹植物,又称野落茄、地石榴、铺地锦。其果实圆形,肉质,可生食,甘甜可口。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地菍果具有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目前地菍果主要为观赏植物。目前在市场上,对地菍果食用价值开发不多,用于加工成地菍果蜜饯可实现对地菍果原料的综合利用,且便于储存,提高其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菍果蜜饯的制作方法,使人们在日常的饮食中就能食用地菍果,同时也为产品的深加工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菍果蜜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原料验收分级→洗涤→去皮→处理浸渍→漂洗→加糖水→真空封罐→杀菌冷却→成品的加工工艺流程,具体操作步骤为:
①原料验收分级:选新鲜地菍果,剔除虫蛀、疤节、机械伤果和叶、梗,按大小分级;
②洗涤:先用0.06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再用水冲洗;
③去皮:用去皮机去皮,去皮后切成大小均匀一致的块状;
④处理浸渍:用0.1%明矾、2%食盐进行硬化处理,浸渍12小时后,再脱盐漂洗;
⑤漂洗:将脱盐后的地菍果用流动水漂洗2小时,至无咸味即可称量装罐;
⑥加糖水:糖液温度55℃,含45%乳糖、5%灯笼果汁和0.5%柠檬酸;
⑦真空封罐:真空度控制在32千帕;
⑧杀菌冷却:500克玻璃瓶杀菌式为22′—20′/112℃。
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甜酸适口,清香,具有地菍果应有之风味,本产品营养丰富,可以调节、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保健功效。老少皆宜,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地菍果蜜饯的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①原料验收分级:选新鲜地菍果,剔除虫蛀、疤节、机械伤果和叶、梗,按大小分级;
②洗涤:先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洗,再用水冲洗;
③去皮:用去皮机去皮,去皮后切成大小均匀一致的块状;
④处理浸渍:用4%明矾、10%~12%食盐进行硬化处理,浸渍12~24小时后,再脱盐漂洗;
⑤漂洗:将脱盐后的地菍果用流动水漂洗1.5~2小时,至无咸味即可称量装罐;
⑥加糖水:糖液温度不低于70℃,含20%~25%白砂糖、0.2%~0.3%柠檬酸,加入20%浓度的冰糖水;
⑦真空封罐:真空度控制在55千帕;
⑧杀菌冷却:450克玻璃瓶杀菌式为12′—15′/100℃,250克玻璃瓶杀菌式为10′—15′/100℃。
实施例2:
一种地菍果蜜饯的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①原料验收分级:选新鲜地菍果,剔除虫蛀、疤节、机械伤果和叶、梗,按大小分级;
②洗涤:先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洗,再用水冲洗;
③去皮:用去皮机去皮,去皮后切成大小均匀一致的块状;
④处理浸渍:用1%明矾、8%食盐进行硬化处理,浸渍10小时后,再脱盐漂洗;
⑤漂洗:将脱盐后的地菍果用流动水漂洗6小时,至无咸味即可称量装罐;加入少许芒果果粒;
⑥加糖水:糖液温度80℃,含35%白砂糖、0.15%柠檬酸;
⑦真空封罐:真空度控制在35千帕;
⑧杀菌冷却:450克玻璃瓶杀菌式为20′—35′/104℃,250克玻璃瓶杀菌式为15′—25′/110℃。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三山区绿色食品产业协会,未经芜湖市三山区绿色食品产业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62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枸杞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果榄保健脯的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