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汽车电梯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9856.8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0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强;郑筱航;姚溢楷;孙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南奥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1/14;B66B1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汽车 电梯 及其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汽车电梯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垂直方向的交通运输工具,在高层建筑和公共场所已经成为重要的建筑设备。现代化的建筑中使用的电梯多为机电一体化产品,而随着立体停车库的普及和普遍,越来越多的电梯产品用到了立体停车库中。传统的立体停车库采用的汽车电梯为普通电梯,平层和轿厢内不设置响应的感应和控制装置,司机需要下车进行呼梯,同时很容易造成电梯层门和轿厢的损坏,或造成汽车表面的损伤。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中国专利201110300137.5公开了一种汽车梯汽车位置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设置于层门外的地感线圈和交通指示灯,地感线圈和交通指示灯电连接电梯主控板;它还包括设置于轿厢内的语言播报器和五个对射的传感器,它们分别为从汽车梯A门向B门方向依次设置的A门极限传感器、A门限位传感器、轿厢中间传感器、B门限位传感器和B门极限传感器;所述语言播报器、A门极限传感器、A门限位传感器、轿厢中间传感器、B门限位传感器和B门极限传感器均电连接电梯主控板。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虽然可以对车辆提供及时、有效的位置信息提示,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隐患,地感线圈容易出现故障,而整个结构是否能有效完成工作依赖于地感线圈的无故障工作,现有技术中,将地感线圈预埋在平层地表下,使得地感线圈的维修和更换困难,出现故障后系统只能形同虚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高效汽车电梯,其通过地感线圈、交通指示灯、传感器的设置以及与电梯主控板的电连接,解决了司机需要下车呼梯、轿厢内视线差难易准确停车的问题;同时通过可拆卸安装机构的设置,解决了地感线圈出现故障难易更换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该种高效汽车电梯的工作方法,其通过传感器的逐一检测和反馈车辆位置信息,并通过有且仅当所以传感器反馈信息为正时交通指示灯显示为绿灯、轿门正常关闭,保证了车辆停在设定的安全区域内。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汽车电梯,包括设置在平层门外的地感线圈、设置在轿厢内的交通指示灯和设置在轿厢壁上的多对传感器,所述地感线圈、所述交通指示灯和所述传感器与电梯主控板电连接;所述地感线圈通过可拆卸安装机构预埋在平层地下,所述可拆卸安装机构包括:
用于容纳所述地感线圈的矩形地坑;
位于所述地坑和平层地表之间的凸台,其包括安装肩、以及位于所述安装肩周侧的一对侧壁和一对端壁;
盖板,通过所述安装肩安装并封闭所述地坑的开口,所述盖板的侧边与所述侧壁间隙设置,所述盖板的端边与所述端壁抵靠设置;设置于所述侧边和所述侧壁的间隙中的扣条;以及
防震结构,通过锁紧所述扣条与所述盖板的表面和所述平层地表之间的相对位置以防止所述盖板产生抖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包括3对传感器,分布于所述轿厢内的前壁板上、侧壁板上和背壁板上的距地0.5-1米高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扣条包括通过所述盖板的表面和所述平层地表安装的横条、垂直与所述横条设置的一对竖脚以及贯通开设在所述横条上的螺纹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防震结构包括分别开设在所述侧边和所述侧壁上的一对槽孔、在所述槽孔中水平滑移的滑块、通过所述螺纹孔安装的螺栓、以及固定在所述螺栓的螺杆端部的锁紧块,所述滑块包括指向斜上方的斜面,且一对所述滑块的斜面相对设置,所述锁紧块包括一对分别与一对所述滑块的斜面抵靠配合的锁紧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锁紧块的最大宽度与一对所述竖脚的间距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滑块通过弹簧与所述槽孔的槽底连接,且所述弹簧出于自然长度下时,所述斜面完全伸出于所述槽孔之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扣条为木塑材料制成;所述盖板包括木塑材料制成的框架基材和覆盖在所述框架基材之上的装饰层;所述防震结构由木塑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斜面和所述锁紧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斜面和所述锁紧面上防滑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南奥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南奥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98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检测瓶盖成品率的自检出料台
- 下一篇:一种射频生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