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及该车轮的加强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76339.5 | 申请日: | 2017-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4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西雅章;大泽悠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B21/00 | 分类号: | B60B21/00;B60B3/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国超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加强 构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将加强构件装配于轮辋部的内周面时,能够容易将所述加强构件定位于所述轮辋部的所述内周面的车轮及该车轮的加强构件。通过使从夹具上侧装配的加强构件(14)的弯折端部(48)卡合于沿着将圆盘部(20)作为下侧而固定于夹具的轮辋部(18)的内周面(21)的周向设置的槽部(40)(卡合部),从而能够容易将加强构件(14)定位于轮辋部(18)的内周面(2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的轻合金制的车轮及该车轮的加强构件,例如,涉及适合使用于在车轴的两端安装有左右轮(轮:带车轮的轮胎)的三轮车辆或四轮车辆的车辆用的轻合金制的车轮及该车轮的加强构件。
背景技术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及图8(e),其公开了在内轮辋部(2)的轮辋凸缘部(9)的内周面形成有由强化纤维构件(55)构成的加强部的轻合金制的车轮(专利文献1的[002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79358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车轮中,加强部形成为弓形的弧状,因此在要通过粘接剂将强化纤维构件固定于轮辋凸缘部的内周面时,加强部的定位困难。其结果是,难以使粘接剂的厚度均匀,进而难以在车轮的旋转时均匀地保持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加强构件装配于轮辋部的内周面时,能够容易将所述加强构件定位于所述轮辋部的所述内周面的车轮及该车轮的加强构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车轮为车辆用的轻合金制的车轮,具备在外周面装配有轮胎的轮辋部,其中,所述车轮具备由强化纤维构件构成的环状的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沿着周向粘接于所述轮辋部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在所述轮辋部的内周面设有所述加强构件的定位部。
根据本发明,在供轮胎嵌合的轮辋部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安装有沿着周向通过粘接剂粘接的由强化纤维构件构成的环状的加强构件,因此能够提高轻合金制的车轮的刚性。另外,在将加强构件装配于轮辋部的内周面时,利用定位部能够容易将所述加强构件定位于所述轮辋部的所述内周面。
在该情况下,所述车轮还可以是,在所述轮辋部的轴向的一端部侧具备圆盘部,沿着所述轮辋部的所述轴向的另一端部侧的内周面设有卡合部作为所述定位部,所述环状的加强构件的一部分卡合而定位于所述卡合部,且所述环状的加强构件通过粘接剂粘接而安装于所述轮辋部的所述轴向的另一端部侧的内周面。
这样,由强化纤维构件构成的环状的加强构件沿着所述轮辋部的圆盘部侧的另一端部侧(车轮的刚性较弱的一侧)的内周面通过粘接剂粘接而安装,该加强构件的一部分卡合而定位于沿着供轮胎嵌合的轮辋部的轴向的圆盘部侧的另一端部侧的内周面的周向设置的卡合部,因此能够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地提高具备被定位固定、粘接的加强构件的轻合金制的车轮的刚性。其结果是,车轮的振动的衰减提高,噪声-振动性能提高。
在此,优选的是,所述环状的加强构件形成为沿着所述车轮的所述另一端部的所述内周面的轴向的截面形状呈钩形状的钩部,供所述钩部的弯折端部卡合的槽部或台阶部形成为沿着所述轮辋部的所述轴向的所述另一端部侧的所述内周面设置的所述卡合部,由此进行所述定位。
形成为通过粘接剂而沿着轮辋部的轴向的另一端部侧的内周面安装的所述环状的加强构件的、所述车轮的轴向的截面形状呈钩形状的钩部。因此,即便在粘接剥落的状态、或粘接不完全的状态(粘接中途的状态)下,通过钩形状也定位于所述车轮的卡合部(槽部或台阶部)而与所述另一端部侧的内周面接触(卡合),因此能够实现防止脱落。
优选的是,在所述内周面形成有所述槽部作为所述卡合部,该槽部的所述轴向的槽宽形成为比所述弯折端部的轴向的宽度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63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