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病毒栝楼的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1956.6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5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冯继广;程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苗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钱学宇 |
地址: | 635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毒 培养 方法 | ||
1.一种无病毒栝楼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取栝楼苗的茎尖分生组织,将带有1~2个叶原基的茎尖接种到第一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直至培养出含20~30个小芽的芽丛;
将所述芽丛转入第二培养基中,培养至长出1~2cm的丛生苗后,将所述丛生苗分成单株并转入第三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得到组培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病毒栝楼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丛生苗分成单株后再转入另一个所述第二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大量的丛生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病毒栝楼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所述茎尖的条件为:环境温度23~28℃、日照时间13~14h、光照强度1200~1300LX、相对湿度75~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病毒栝楼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养基是由MS培养基与0.45~0.55mg/L的6-苄氨基嘌呤、以及0.04~0.06mg/L的萘乙酸混合后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病毒栝楼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培养基是由MS培养基与0.09~0.11mg/L的6-苄氨基嘌呤、以及0.04~0.06mg/L的萘乙酸混合后形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病毒栝楼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培养基是由MS培养基与0.18~0.22mg/L的吲哚丁酸混合后形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无病毒栝楼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组分为:30-35%的硝酸铵、40-42%的硝酸钾、7-8%的硫酸镁、8-10%的二水氯化钙、3.5-4%的磷酸二氢钾、1.2-1.5%的铁盐、0.05-0.1%的微量元素,余量为有机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病毒栝楼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组培苗进行驯化培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病毒栝楼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驯化培养包括:
将所述组培苗根部的培养基清洗后晾置0.5~1.5h,再将所述组培苗插入基质中进行培养;其中所述基质为经消毒处理后的腐殖土、蛭石和河砂的混合料。
10.一种栝楼的脱毒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取栝楼苗的茎尖分生组织,将带有1~2个叶原基的茎尖接种到第一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直至培养出含20~30个小芽的芽丛;其中,所述第一培养基是由MS培养基与0.45~0.55mg/L的6-苄氨基嘌呤、以及0.04~0.06mg/L的萘乙酸混合后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苗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苗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19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