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身可倾转的复合动力旋翼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1610.6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4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苏浩秦;叶川;张练;段娅;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26 | 分类号: | B64C27/26;B64C27/28;B64C2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 | 代理人: | 马全亮 |
地址: | 06559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身 可倾转 复合 动力 无人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身可倾转的复合动力旋翼无人机,属于无人机设计领域,主要应用于倾转多旋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倾转旋翼无人机利用倾转机构改变螺旋桨拉力方向,当拉力向上时以直升机模式飞行,可实现悬停、低速飞行和垂直飞行,较高速度时以螺旋桨飞机模式前飞,从而兼顾低速与高速飞行性能。从现有技术水平来看,倾转旋翼无人机多是对正常布局的固定翼飞机上加以改造,实现旋翼倾转功能,V-22鱼鹰倾转旋翼机采用油机将一对螺旋桨动力布置于机翼两端,实现倾转功能,还有其他放置于机翼中间,平尾两端的总体布局等。但这种布局会引起一些问题,例如需对机翼部分进行加强产生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应对机翼变形,螺旋桨在起降时,下洗气流产生涡环,破坏飞机对称气流,容易造成破坏。另外只采用电动螺旋桨驱动的多旋翼无人机,会受限于电池的重量和功率,其航程航时一般只能维持不超过一个小时,而前置螺旋桨在起降阶段则会变成死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机身可倾转的复合动力旋翼无人机,实现了可垂直起降又能满足一定航程和航时的倾转旋翼无人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机身可倾转的复合动力旋翼无人机,包括:主螺旋桨、副螺旋桨、倾转机构以及驱动装置;在固定翼无人机的机身头部安装有倾转机构以及驱动装置,主螺旋桨安装在倾转机构上,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主螺旋桨进行°倾转,个副螺旋桨分别安装在固定翼无人机的固定机翼上,每个固定机翼前后各安装一个副螺旋桨。
动力包括一套活塞发动机和一套电池组。
所述活塞发动机用于驱动主螺旋桨,电池组用于驱动副螺旋桨。
主螺旋桨的两个工作状态分别为:平行于四个副螺旋桨组成的平面、沿机身方向垂直于四个副螺旋桨组成的平面。
无人机在空中飞行时,主螺旋桨沿机身方向垂直于四个副螺旋桨组成的平面,提供向前拉力;无人机处于起降状态时,倾转机构竖起,主螺旋桨平行于四个副螺旋桨组成的平面,提供升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身可倾转的复合动力旋翼无人机,在起降和悬停阶段,利用油机带动的螺旋桨和电机带动的螺旋桨同时产生向上拉力,则在满足设计重量同时,可大大降低携带蓄电池的重量和结构尺寸,而油机带动的螺旋桨可承担较大一部分拉力,从而可减轻电机螺旋桨设计重量和尺寸,并可减小相应承力部件的设计强度。在高速飞行阶段,可利用油动螺旋桨拉力和常规固定翼飞机布局正常飞行,电机螺旋桨则后倾一定角度,迎风顺桨产生一定升力,减轻机翼载荷,提高升阻比,实现了可垂直起降同时又能满足一定航程和航时,动力部分不含死重,性价比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总体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高速飞行总体布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垂直起降总体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机身可倾转的复合动力旋翼无人机,包括:主螺旋桨5、副螺旋桨6、倾转机构7以及驱动装置8;在固定翼无人机的机身1头部安装有倾转机构7以及驱动装置8,主螺旋桨5安装在倾转机构7上,在驱动装置8的驱动下主螺旋桨5进行90°倾转,4个副螺旋桨6分别安装在固定翼无人机的固定机翼2上,每个固定机翼2前后各安装一个副螺旋桨6。
动力包括一套活塞发动机和一套电池组。所述活塞发动机用于驱动主螺旋桨5,电池组用于驱动副螺旋桨6。
主螺旋桨5进行90°倾转,即主螺旋桨5的两个工作状态分别为:平行于四个副螺旋桨6组成的平面、沿机身方向垂直于四个副螺旋桨6组成的平面。
无人机在空中飞行时,主螺旋桨5沿机身方向垂直于四个副螺旋桨6组成的平面,提供向前拉力;无人机处于起降状态时,倾转机构7竖起,主螺旋桨5平行于四个副螺旋桨6组成的平面,提供升力。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1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内撑夹具
- 下一篇:一种摇臂式深钻孔钻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