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提取硒/碲的动态膜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0923.X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1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岳学杰;邱凤仙;杨冬亚;荣坚;朱瑶;袁登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9/14 | 分类号: | B01D69/14;B01D67/00;C01B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取 动态 分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化工分离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提取硒/碲的动态膜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公开的用于提取硒/碲的动态膜分离膜由基膜和次生膜构成,所述次生膜原位生长在基膜表面,其中基膜材料为多孔耐酸纤维膜,纤维直径为5~15μm,次生膜为具有硒/碲吸附性能的复合氧化物,复合氧化物尺寸200~500 nm。本发明还公开所述动态膜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基膜材料表面改性、前驱体生长和水热反应和相转变过程。本发明所公开的动态膜分离膜,基膜化学性质稳定、次生膜纳米粒分散性好、形态较规整、对硒/碲有着较强的吸附作用,可重复使用;其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硒/碲分离工艺简单,无二次污染,适宜工业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分离领域,涉及动态膜分离膜,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取硒/碲的动态膜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硒和碲属于稀散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分别为9×10-6和2×10-7,被誉为“现代工业和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广泛应用于电子、冶金、化工和玻璃等工业领域,特别是在新能源新材料(光伏产业)、国防与尖端技术领域中的不可替代性,是具有重大前景的战略资源。自然界中硒/碲元素主要以微量的形式分散于各种硫化矿物中,如黄铜矿、铅锌矿、黄铁矿、锡矿以及某些金矿中。硒/碲的提取大多以电解铜或铅产生的硒/碲富料为原料,再通过酸化焙烧、碱浸、氧化-酸浸或选冶联合处理提取。从电解泥里提取硒/碲具有分离效果好、纯度高、回收率高等优点,一般硒/碲回收率可达70%以上,但存在分离工艺复杂、能耗高、污染严重和选择性差等缺点。另外,从电解泥中提取硒/碲,需要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随着人类不断开发利用,含稀有金属的矿物越来越少,其品位逐渐贫化,过度开发将使我们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因此,寻找新的富硒/碲资源及开发短流程、低污染和低能耗的硒/碲分离新技术及有关理论的研究势在必行,这对于稀有金属矿产的保护和资源化的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膜分离提取硒/碲元素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解决膜污染导致的分离效率低和重复使用性差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膜过程和膜组件,可有效分离与回收溶液中的硒/碲元素,且对低品位矿产也能保持较高分离效率。在实际硒/碲元素分离过程中,膜污染严重和膜组件价格昂贵等问题限制了膜技术的广泛应用。因此,在研究硒/碲元素分离效率的同时,还应考虑膜污染和膜再生性能的问题。
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膜技术,动态膜是利用多孔介质过滤含有有机或无机物质的溶液,在介质表面沉积或组装一层次生膜层,即动态膜层。动态膜可减轻基膜的膜污染,降低了膜组件的价格,并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截留效果。一旦提取硒/碲元素膜表面被污染,次生膜容易移除,并可以再次成膜。与固定膜相比,动态油水分离膜具有成本低、通量大、截留能力强、制备简单和清洗方便等优点。因此,构筑动态分离膜,可解决硒/碲元素分离过程所遇到膜污染问题、降低膜组价格和增加膜使用寿命。
因此,本发明针对动态膜的结构特点,设计了用于提取硒/碲的动态膜分离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公开了一种用于提取硒/碲的动态膜分离膜。
一种用于提取硒/碲的动态膜分离膜,由基膜和次生膜构成,所述次生膜原位生长在基膜表面,其中基膜材料为多孔耐酸纤维膜,纤维直径为5~15μm,次生膜为具有硒/碲吸附性能的复合氧化物,复合氧化物尺寸200~500 nm。
本发明所公开的用于提取硒/碲的动态膜分离膜,所述多孔耐酸纤维膜为陶瓷纤维膜、SiO2纤维膜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组合。
本发明所公开的用于提取硒/碲的动态膜分离膜,结构为核壳结构,由基膜和次生膜构成,次生膜原位生长在基膜表面。基膜由耐腐蚀的多孔纤维膜构成,保证硒/碲分离膜的稳定性和提高了硒/碲膜使用寿命;次生膜由对硒/碲具吸附性能的复合氧化物构成,保证动态分离膜对硒/碲吸附富集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09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