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柑橘果胶提取后的固体残渣进行综合利用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67884.8 | 申请日: | 2017-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1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吴若凡;马江锋;罗继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荔枝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H1/08 | 分类号: | C07H1/08;C07H17/07;C07D311/30;C07D311/40;A61K36/752;A23K10/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 地址: | 21003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柑橘 果胶 提取 固体 残渣 进行 综合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柑橘果胶提取后的固体残渣进行综合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橙皮苷粗制、(2)橙皮苷精制、(3)柑橘黄酮提取物的获取、(4)柑橘饲料添加剂的获取和(5)碱性提取液的获取。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和易于工业化生产的特点,实现了柑橘果胶提取固体残渣的全利用,使柑橘皮深加工的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属于绿色环保的生产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深加工领域,涉及一种对柑橘果胶提取后的固体残渣进行综合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柑橘类水果生产国,总产量已达3600万吨。柑橘皮是柑橘水果加工的主要副产物,柑橘皮中的果胶含量可达20~30%,远高于其它水果皮。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在我国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但是果胶提取后的柑橘皮渣仍占原料质量的70~80%,我国对这部分固体残渣利用率不高,大部分被填埋。随着产品竞争的加剧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果胶生产企业急需降低生产成本和环保处理压力。值得注意的是,柑橘皮中含有相当的黄酮类化合物(橙皮苷、柚皮芸香甙、柚皮甙等)和大量的膳食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低聚糖等)以及粗蛋白、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铁、锰、锌、铜、硒),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营养功效,因此深加工后获得的产品可用于医药、保健食品和饲料行业。
目前公布的对提取果胶的柑橘皮进行综合提取利用的专利已有报道,例如专利201410195428.6公布了一种从柑橘皮中联合提取橙皮苷和果胶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柑橘皮进行碱提酸沉获取其中的橙皮苷,然后再提取残渣中的果胶,由于果胶提取在后,提取存在传质屏障,导致橙皮苷的提取率较低(<3%),并且容易将杂质引入到橙皮苷粗品中,因此在精制时还需用碱性乙醇溶液溶解,并进行二次酸沉才可获得高纯度的橙皮苷,此外该专利没有对提取后的残渣开展综合利用。专利201610339258.3公布了一种公开了一种利用柑橘类果皮分级获得果胶、橘皮纤维和橘皮发酵饮料的方法,该方法在提取果胶的同时回收了橘皮纤维,但是没有对橘皮中附加值较高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
由此可见开发一种对柑橘果胶提取后的固体残渣进行综合利用的方法,不但会显著提高橙皮深加工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解决该行业资源浪费和大量排放废渣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柑橘果胶提取后的固体残渣进行综合利用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对柑橘果胶提取后的固体残渣进行综合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橙皮苷粗制:将提取柑橘果胶后的原料残渣用水洗涤至pH≥6,随后加入碱性水溶液对残渣进行提取,得到碱性提取液和粗提残渣;对所述碱性提取液进行超滤除杂,将得到的超滤透过液浓缩,得到蒸发水和浓缩液,将所述浓缩液酸化沉淀,用水洗涤所述沉淀至出水无色,得到橙皮苷粗品;
(2)橙皮苷精制:将步骤(1)中得到的橙皮苷粗品用热乙醇提取后,趁热过滤,将得到的提取液冷却结晶后过滤,将得到的晶体经过真空干燥获得橙皮苷成品;母液中的乙醇蒸馏回收,得到浸膏;
(3)柑橘黄酮提取物的获取:将步骤(1)中得到的残渣用水洗涤至pH≤8,加入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趁热过滤,滤液超滤分离,得到固体残渣和超滤透过液,将所述超滤透过液中的乙醇蒸馏回收后,对残留的浆状物进行减压蒸馏,得到残留物,将所述残留物和步骤(2)中得到的浸膏合并后真空干燥,或分别真空干燥,获得柑橘黄酮提取物;
(4)柑橘饲料添加剂的获取:将步骤(3)中获得的固体残渣用水清洗至无乙醇残留后干燥、粉碎,得到柑橘饲料添加剂;
(5)碱性提取液的获取:将步骤(1)中得到的蒸发水用于配制步骤(1)中的碱性提取液。
步骤(1)中,所述提取柑橘果胶后的原料残渣的含水量为75~85%,尺寸为3~10mm;所述的碱性水溶液为氢氧化钠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荔枝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荔枝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78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