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1937.5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0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杨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煜海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生产 工用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由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两大机构,以及冷却、润滑、点火、燃料供给、启动系统等五大系统组成。主要部件有气缸体、气缸盖、活塞、活塞销、连杆、曲轴、飞轮等。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工作腔称作汽缸,汽缸内表面为圆柱形。在汽缸内作往复运动的活塞通过活塞销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则与曲轴相连,曲轴由气缸体上的轴承支承,可在轴承内转动,构成曲柄连杆机构。活塞在汽缸内作往复运动时,连杆推动曲轴旋转。反之,曲轴转动时,连杆轴颈在曲轴箱内作圆周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活塞在气缸内上下移动。曲轴每转一周,活塞上、下各运行一次,汽缸的容积在不断的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如此循环不已。汽缸的顶端用汽缸盖封闭。汽缸盖上装有进气门和排气门。通过进、排气门的开闭实现向汽缸内充气和向汽缸外排气。进、排气门的开闭由凸轮轴驱动。凸轮轴由曲轴通过齿形带或齿轮驱动。在生产加工发动机的时候,在对发动机进行测试维护工作的同时发动机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发动机内部的温度过高,从而降低发动机使用的寿命,给人们带来诸多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具备高效散热等优点,解决了生产发动机时温度过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高效散热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包括发动机本体,所述发动机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器本体,所述散热器本体的两侧从内到外均依次设置有吸热层、散热层和换气层。
所述吸热层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发动机本体外侧的吸热鳍片。
所述散热层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散热层的内腔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通过连接管与冷却水箱固定连接。
所述换气层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护罩,所述换气层的两侧均开设有位于散热器本体表面的换气孔。
优选的,所述电机和扇叶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四个电机和扇叶每两个为一组对称分布在两个散热层的内壁上。
优选的,两个所述冷却水箱与连接管的连接处开设有与冷凝管适配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本体与散热器本体的连接处和吸热层与散热层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散热器本体上表面的压力阀。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通过设置的吸热鳍片,可将发动机本体在因长时间工作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初步的对发动机本体进行散热;通过设置的冷凝管,所选冷凝管为铝制管道,铜制冷凝管吸热性极强,从而吸收该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内部因长时间工作而产生的热量,热量通过冷凝管进行第二步冷却,热量通过冷凝管再进入冷却水箱,进行第三步的冷却处理,冷凝管与冷却水箱之间连接形成内循环结构散热,提高了该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的实用性。
2、该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通过设置的压力阀,冷却水箱温度和空气温度的差别更大。这样可以改善冷却效果,当冷却水箱压力增加时,压力阀打开,并将冷却液送回冷却水箱内部,当冷却水箱泄压时,压力阀打开,使冷却水箱放出冷却液;通过设置的换气层,可将经由吸热层和散热层处理过后的热量通过扇叶转动从散热器本体中带出,使得该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的内部经过处理过后的热量与外界的温度几乎持平,减少了工作人员进行维修检查期间因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带来的不适,从而提高了该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吸热层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扇叶俯视图。
图中:1发动机本体、2散热器本体、3吸热层、31吸热鳍片、4散热层、41冷却水箱、42连接管、43冷凝管、5换气层、51电机、52转轴、53扇叶、54保护罩、6换气孔、7压力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煜海,未经杨煜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1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面用的螺旋板式换热器
- 下一篇:400公里射程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