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还原性响应的两亲性蠕虫状单分子前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9786.X | 申请日: | 2017-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3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刚;白霜;侯美丽;石潇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93/00 | 分类号: | C08F293/00;C08F220/28;C08F220/38;A61K47/61;A61K31/474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1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性 响应 两亲性 蠕虫 分子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还原性响应的两亲性蠕虫状单分子前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还原性响应的喜树碱CPT前驱体CPT-SS,包括以下步骤:在2-10Pa的氩气Ar氛围条件下,①将2-羟乙基二硫化物BHD、甲基丙烯酰氯、四氢呋喃THF和三乙胺TEA混合搅拌反应24-72h,柱提纯得到MABHD;②将喜树碱CPT、三光气BTC和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混合物分散到二氯甲烷DCM中,反应0.5-1h,再滴加入MABHD搅拌反应24-72h,提纯得到前驱体CPT-SS;
(2)制备药物引发剂DEX-Br,包括以下步骤:在2-10Pa的氩气Ar氛围条件下,将葡聚糖DEX溶于离子液体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固体完全溶解后,冷却至0℃,向体系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溶液,随后向反应体系加入2-溴异丁酰溴BIBB,保持冰浴0.5-1h,然后升至室温并避光反应24-72h,接着在去离子水中沉淀,取沉淀于丙酮中溶解,再重复提纯三次得到淡黄色中间产物,在真空25-30℃烘干,接着将所得淡黄中间产物溶于NMP中,冷却至0℃,随后向反应体系加入BIBB,保持冰浴0.5-1h,然后升至室温并避光反应24-72h,在去离子水中沉淀,取沉淀于丙酮中溶解,重复提纯三次得到淡黄色粉末,真空条件下25-30℃烘干,得到产物DEX-Br;
(3)前药中间体DEX-CPT-SS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在2-10Pa的氩气Ar氛围条件下,将步骤(2)得到的DEX-Br和步骤(1)得到的CPT-SS溶于DMF与二甲基亚砜DMSO的混合溶液,随后向体系加入溴化亚铜CuBr,进行冷冻-抽气-解冻3次,加入配体三-(2-甲氨基乙基)胺Me6TREN,之后再重复冷冻-抽气-解冻1次,在25℃避光反应24-72h,然后在乙醚中沉淀,取沉淀溶于二氯甲烷DCM中,重复提纯三次得到淡黄色粉末,在真空25-30℃烘干,得前药中间体DEX-CPT-SS;
(4)两亲性前药DCO-SS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在2-10Pa的氩气Ar氛围条件下,将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OEGMA、DEX-CPT-SS溶于DMF与DMSO的混合溶液,随后向体系加入CuBr,进行冷冻-抽气-解冻3次,加入配体Me6TREN后再重复冷冻-抽气-解冻1次,在25℃避光反应24-72h,然后在乙醚中沉淀,取沉淀溶于DCM中,重复提纯三次得到淡黄色粉末,在真空25-30℃烘干,得到两亲性前药DCO-S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还原性响应的两亲性单分子蠕虫状前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①中BHD、甲基丙烯酰氯和TEA三者物质的量比为2:1:1; 其中甲基丙烯酰氯需先分散于无水THF中,其质量浓度范围为216-108mg/mL,再缓慢滴加至体系中;溶剂THF与TEA加入体积比为15:1-20:1;加药顺序依次为BHD、THF、TEA和甲基丙烯酰氯的THF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还原性响应的两亲性单分子蠕虫状前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②中将CPT分散在DCM中,使得CPT的DCM溶液的质量浓度在20-25mg/mL;CPT、DMAP、BTC和MABHD四者物质的量比为2.4:6.7:1:1.4;其中BTC需先溶于无水DCM中,其质量浓度范围为40-50mg/mL;MABHD也需先溶于无水THF中,其质量浓度范围为80-120mg/mL,再缓慢滴加至体系中;加药顺序依次为CPT、DMAP、DCM、BTC的DCM溶液和 MABHD的THF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还原性响应的两亲性单分子蠕虫状前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DEX和离子液体的质量比为1:5-1:10,溶解时需要加热升温至80℃,NMP与DMF的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1,混合液总体积为离子液体的2倍;中间产物与无水NMP的加入量关系为60-80mg/mL,BIBB需缓慢滴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97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