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亚胺涂布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8565.0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0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任鹏;米田公太郎;何恭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亚胺 方法 | ||
1.一种聚酰亚胺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聚酰亚胺液凝固成固态聚酰亚胺膜;
将固态聚酰亚胺膜转运到玻璃基板的显示区域;
将玻璃基板的显示区域的固态聚酰亚胺膜融化,使融化后的聚酰亚胺液在水平玻璃基板上均匀扩散;
控制固态聚酰亚胺膜的质量,以将融化后的聚酰亚胺液的扩散范围限制在显示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聚酰亚胺液注入模具的型腔中凝固成固态聚酰亚胺膜,将含有固态聚酰亚胺膜的模具的型腔一一对应地朝向玻璃基板的显示区域,并将模具与玻璃基板贴合以完成固态聚酰亚胺膜到玻璃基板显示区域的转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酰亚胺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模具的型腔的尺寸控制固态聚酰亚胺膜的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低温转运台将固态聚酰亚胺膜转运到玻璃基板的显示区域,第一降温装置位于低温转运台内,第一降温装置保持聚酰亚胺的温度小于或等于凝固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酰亚胺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第一降温装置使聚酰亚胺液降温凝固成固态聚酰亚胺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酰亚胺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具可旋转地连接于低温转运台的转运端;
翻转模具,使模具的型腔朝向背离地面的方向,将聚酰亚胺液注入模具的型腔中凝固成固态聚酰亚胺膜;
翻转模具,使含有固态聚酰亚胺膜的模具的型腔一一对应地朝向玻璃基板的显示区域,并将模具与玻璃基板贴合以完成固态聚酰亚胺膜到玻璃基板的显示区域的转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酰亚胺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具以其转轴的中心线为界分为两个部分,沿重力方向压向第一限位凸台的部分的质量大于背离重力方向压向第一限位凸台的部分的质量,利用两部分的质量差,使第一限位凸台和第二限位凸台压合,防止翻转后的模具的摆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酰亚胺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降温装置位于低温转运台外,形成独立的冷冻区间,利用第二降温装置使聚酰亚胺液在独立的冷冻区间降温凝固成固态聚酰亚胺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酰亚胺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具与低温转运台的转运端可拆卸地连接;
拆下模具并把模具置于第二降温装置形成的冷冻区间,聚酰亚胺液注入模具的型腔中凝固成固态聚酰亚胺膜;
把含有固态聚酰亚胺膜的模具连接到低温工作台的转运端,含有固态聚酰亚胺膜的模具的型腔一一对应地朝向玻璃基板的显示区域,并将模具与玻璃基板贴合以完成固态聚酰亚胺膜到玻璃基板显示区域的转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85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