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搓式渣水分离机及渣水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6533.7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9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朱核光;王忠;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同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14 | 分类号: | B30B9/14;B30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侯文龙;王灵灵 |
地址: | 100250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搓式渣 水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搓式渣水分离机及渣水分离方法,其包括:分离腔,分离腔的一端连接封盖,另一端连接静止旋搓板;旋搓器,旋搓器包括转轴、螺旋板和旋转搓板;螺旋板绕在转轴上,旋转搓板设有围绕转轴的过泥孔,旋转搓板固定在转轴靠近静止旋搓板的一端;进料管,进料管固定连接在分离腔靠近连接封盖一端的筒壁上;排渣管,排渣管安装在出泥孔上;箱型壳体,箱型壳体设置在分离腔下部,用于接收分离腔排水孔的排水;排水管,排水管连接在箱型壳体的底部。物料经过两次强力的挤压脱水,能够提供含水率低于60%的泥渣。同时,仅需要一套驱动装置驱动转轴转动即可,无需额外的驱动机构驱动物料的运行,以及物料的二次脱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渣水深度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搓式渣水分离机,以及利用该分离机实现的渣水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餐厨垃圾处理、废水处理、污水处理、污泥处理,以及河湖清淤过程中,均需要渣水深度分离设备。现有的渣水分离设备多采用挤压力或离心力工作,受设备挤压强度和转速的限制,采用挤压力、离心力进行渣水分离的设备难以提供低含水率(低于60%)的泥渣。
随着我国各类泥渣产量的大量增加,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提供低含水率泥渣的渣水分离脱水设备,降低泥渣的后续处理费用和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旋搓式渣水分离机,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渣水分离方法,以解现有渣水分离设备难以提供低含水率泥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旋搓式渣水分离机,其包括:
分离腔,所述分离腔为圆筒结构,在圆筒的筒壁上设有排水孔;分离腔的一端连接封盖,另一端连接静止旋搓板;所述静止旋搓板的中部为进料凹槽,静止旋搓板的边缘为出料凹槽,出料凹槽上设有出泥孔;在进料凹槽与出料凹槽之间为深度逐渐变浅的连接槽;
旋搓器,所述旋搓器包括转轴、螺旋板和旋转搓板,转轴安装在所述分离腔内,转轴的轴心与分离腔的轴心重合;螺旋板绕在所述转轴上,螺旋板的螺距由靠近进封盖的一端向靠近静止旋搓板的一端逐渐变小;旋转搓板设有围绕转轴的过泥孔,旋转搓板固定在转轴靠近静止旋搓板的一端;
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固定连接在分离腔靠近连接封盖一端的筒壁上;
排渣管,所述排渣管安装在所述出泥孔上;
箱型壳体,箱型壳体设置在分离腔下部,用于接收分离腔排水孔的排水;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接在箱型壳体的底部。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旋搓式渣水分离机,进一步,所述圆筒的筒壁上设有均匀排布的排水孔。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旋搓式渣水分离机,进一步,所述静止旋搓板上的进料凹槽为圆形结构,所述静止旋搓板上的出料凹槽为环形结构;所述静止旋搓板上的连接槽为渐开线结构凹槽;所述的进料凹槽、连接槽和出料凹槽侧壁布置有出水微孔。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旋搓式渣水分离机,进一步,所述螺旋板的外边缘与分离腔内壁的间距为0.05mm~1 mm。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旋搓式渣水分离机,进一步,所述过泥孔围绕转轴呈环形布置。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旋搓式渣水分离机,进一步,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旋搓器的转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旋搓式渣水分离机,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机。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渣水分离方法,所述方法利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旋搓式渣水分离机进行,包括将待分离的含有渣和水的物料通过进料管加入分离腔并进行脱水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同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同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65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扶自动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乡村道路清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