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米曲霉发酵产苹果酸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4548.X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9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利;来凤堂;李树标;贾召鹏;赵兰坤;高翠娟;范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阜丰发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46 | 分类号: | C12P7/46;C12R1/6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曲霉 发酵 苹果酸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米曲霉发酵产苹果酸的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制备米曲霉种子液,发酵制备苹果酸,发酵过程中,添加碳酸钙和CTAB,以及调整压强和温度。本发明通过对菌株进行透过性处理,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提高了苹果酸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米曲霉发酵产苹果酸的工艺。
背景技术
苹果酸,又名羟基丁二酸、羟基琥珀酸或1-羟基乙烷二羧酸,分子式为C4H6O5,分子量134.09,结构式为HOOCCHOHCH2COOH。苹果酸具有右旋(D-型)和左旋(L-型)两种旋光异构体及DL-型外消旋体三种型式产品。其中L-苹果酸,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作为三羧酸循环的一员参与细胞代谢;D-苹果酸人体不易代谢,吸入或吞咽其对人体有害,作为手性合成的手性源,可以合成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L-苹果酸的生产最初是在培养黄曲霉时有少量苹果酸伴随琥珀酸和富马酸产生。后来,由糖类物质发酵来生产L-苹果酸,但是传统的发酵法生产L-苹果酸培养时间长、能耗大、产酸率低,糖的利用率不高,很难实现工业化生产。随着氨基酸行业逐步发展,发酵法生产技术L-苹果酸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L-苹果酸的工业平均转化率为70%-80%,尚有20%-30%富马酸残留,反应液中L-苹果酸的含量较低,大约为100g/L左右,目前国内尚无规模化的L-苹果酸生产方法。
申请人之前的发明专利“一种直接发酵法生产L-苹果酸的方法”以及“一种L-苹果酸提取新工艺”通过优化工艺以及菌株合理配伍,大幅度提高了苹果酸的产量以及糖酸转化率,但是黄曲霉会产生一定量的黄曲霉素,产品中会残留黄曲霉毒素,后续分离步骤繁琐,增加了企业成本。鉴于上述缺陷,申请人之前的专利技术“一种制备L-苹果酸的方法”采用米曲霉发酵来制备苹果酸,其采用混合发酵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苹果酸产率,本发明在该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对发酵培养进行了改进,旨在于进一步提高苹果酸的产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米曲霉发酵产苹果酸的工艺。本发明通过对菌株进行透过性处理,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提高了苹果酸产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施的:
一种采用米曲霉发酵产苹果酸的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制备米曲霉种子液,发酵制备苹果酸,发酵过程中,添加碳酸钙和CTAB,以及调整压强和温度。
具体地,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米曲霉菌液按照8%的接种量接入种子罐中进行培养,在温度为33℃,摇床转速为200r/min,培养12h得到种子液;
2)按照种子液∶发酵罐培养基为1∶10的体积比例转入发酵罐中培养,温度33℃,培养48h,然后添加碳酸钙和CTAB,继续发酵36h,然后控制温度为39-40℃,压强为2-3个大气压,保温保压发酵12h,停止发酵,得到苹果酸发酵液;发酵过程中,控制pH为6.2,控制残糖浓度不低于1.0wt%。
优选地,所述碳酸钙的添加量为80g/L,CTAB的添加量为30-40mg/L。
优选地,所述种子罐的培养基组分为:蔗糖3g,硝酸钠0.2g,硫酸铵0.5g,磷酸二氢钾0.1g,磷酸氢二钾0.1g,一水硫酸锰0.1g,七水硫酸亚铁0.01g,硫酸镁0.01g,氯化钠0.01g,pH值6.0。
优选地,所述发酵罐培养基组分为:碳酸钙80g/L,葡萄糖60g/L,木糖50 g/L,玉米浆12g/L,硫酸铵2g/L,硫酸镁0.5 g/L,磷酸二氢钾0.2g/L,磷酸氢二钾0.1g/L,七水硫酸亚铁0.01g/L,pH值6.2。
所述米曲霉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ACCC3058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阜丰发酵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阜丰发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45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