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上肢被动康复训练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1801.6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7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上肢 被动 康复训练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治疗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上肢被动康复训练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和世界上其它国家一样,正在向老年化结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心脑血管疾病或神经系统患者正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脑中风就是其中一种,这种疾病严重威胁了中老年人身体健康,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病例120-150万人,死亡者80-100万人,死亡率高达66.7%。这种疾病有偏瘫症状[1],将引发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丧失,尤其是上肢运动功能的丧失,极大地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临床上对偏瘫患者的康复方法很大程度依赖于治疗医师对患者一对一的指导和训练,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一位治疗医师只能对一位患者进行运动训练,效率低;其次,治疗效果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治疗医师的水平和经验;再次,不能控制和记录精确参数,不利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和改进,康复评价指标不客观。总之,这种方法是一种劳力集中的过程,不仅费时费力,也缺乏量化且客观的评价,不利于偏瘫患者康复规律的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上肢被动康复训练机器人,通过带动患者的患肢在水平或垂直面运动,利用计算机控制上肢康复运动,实现机器人与人的上肢协调运动,从而达到最佳康复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上肢被动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基座,还包括:
前后摆动机构,所述前后摆动机构包括第一直流减速电机和一对摆杆,一对摆杆活动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一对轴承座上,所述第一直流减速电机可带动一对摆杆做同步摆动运动;
屈伸运动机构,该多功能上肢被动康复训练机器人的座椅通过所述屈伸运动机构连接在所述基座上;
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摆杆的固定连接;
分合运动机构,所述分合运动机构包括一对同步齿形带传动副和一根光感滑轨,所述同步齿形带传动副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摆杆上,所述同步齿形带传动副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横梁上,所述光感滑轨的两端与一对摆杆固定连接;
一对握柄,一对握柄设置在一对同步齿形带传动副上,且一对握柄可滑动套设在所述光感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屈伸运动机构包括一对可伸缩机构,所述可伸缩机构包括外套筒、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所述外套筒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均枢接在所述外套筒内,且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其中,一对从动锥齿轮的旋转方向相同。
更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机构还包括丝杠和内套筒,所述丝杠与所述从动锥齿轮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内套筒螺纹套设在所述丝杠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屈伸运动机构还包括直流电机,一对主动锥齿轮依次固定连接在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前后摆动机构还包括双轴输出减速器和一对连接轴,所述第一直流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双轴输出减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双轴输出减速器的一对输出轴通过一对连接轴与一对摆杆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一对连接轴的轴线重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对支撑座,所述横梁的两端通过所述支撑座分别与对应的摆杆的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同步齿形带传动副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同步带,所述主动带轮枢接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从动带轮枢接在所述横梁上,所述同步带套设在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所述同步带与一握柄连接在一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同步齿形带传动副还包括第二直流减速电机,所述第二直流减速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且所述第二直流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带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光感滑轨与所述摆杆的转轴平行。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优点是:患者的患肢在水平或垂直面运动,利用计算机控制上肢康复运动,实现机器人与人的上肢协调运动,从而达到最佳康复效果。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1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BS阀、继动阀组合分装台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五金工具的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