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橡胶生态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350603.8 | 申请日: | 2017-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7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孔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晓静 |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27/06;C08L9/02;C08L23/28;C08K13/02;C08K3/22;C08K5/12;C08K3/26;C08K3/04;C08J9/08;C08J9/10;B29C47/92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 地址: | 4617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橡胶 生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生态木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橡胶生态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态木是木塑材料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家装,工装等各个场合,涉及:室内外墙板,室内天花吊顶,户外地板,室内吸音板,隔断,广告牌等各个场所。生态木具有绿色环保、防水阻燃、安装快捷、质优价廉、木质纹理美观等特点,生态木通常是由木质纤维和树脂以及少量高分子材料挤压而成,其物理表观性能具有实木的特性,同时生态木还具有防水、防蛀、防腐、保温隔热等特点,可长期使用在室内、室外、干燥、潮湿等恶劣环境中,且不会产生变质、发霉、开裂、脆化,可以应对一些复杂环境的应用,如厨房卫生间等。由于此产品采用挤压工艺制造而成,可以根据需要对产品的色彩、尺寸、形状进行控制,真正实现按需定制,最大程度降低使用成本,节约森林资源。而且由于木质纤维和树脂都可回收重复利用,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再生橡胶是以橡胶制品生产中已硫化的边角废料为原料加工而成,有一定的可塑性,可重新投入使用。再生橡胶作为一类特殊的材料,具有塑性好,易于和配合剂混合,节省工时,降低能耗;收缩性好,能使制品有平滑的表面和准确的尺寸;流动性好,易于制作模压制品;耐老化性好;具有良好的耐热、耐油、耐酸碱性;能够促进硫化,加快硫化速度。丁腈再生橡胶是丁腈橡胶含量高的丁腈橡胶非制品经过粉碎脱硫及改性而制成的再生橡胶,用途广泛、是常见的一种再生橡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橡胶生态木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聚氯乙烯树脂与木粉等原料中添加再生橡胶粉,提高了生态木的加工性能,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增加废旧橡胶回收利用,具有环境保护的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橡胶生态木,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橡胶生态木包括以下组分:按质量分数的木粉55~70份、聚氯乙烯树脂15~20份、碳酸钙5~10份、润滑剂5~8份、再生橡胶粉3~10份、稳定剂2~4份、补强剂1~2份。
进一步的,所述再生橡胶粉为再生丁腈橡胶粉。
进一步的,所述木粉为100~300目的杨木粉。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石蜡、PE蜡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剂为有机锡稳定剂、或者钙锌系稳定剂。
进一步的,所述补强剂为秸秆短纤维、陶土、炭黑、硅烷类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再生橡胶生态木还包括发泡剂、发泡调节剂、色粉、增塑剂、增韧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再生橡胶生态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原料预处理:木粉、聚氯乙烯树脂、再生橡胶等原料放入烘干机中烘干备用;
步骤二、制胶:调整开炼机辊距,在80~90℃加入混合过后的再生橡胶粉和聚氯乙烯树脂;将辊轮温度降低至60℃时,再生橡胶粉与聚氯乙烯树脂转移至开炼机,薄通3~5次,依次加入稳定剂、补强剂,继续开炼得脂胶混合料,保持温度为90~115℃;
步骤三、造粒:将步骤二得到的脂胶混合料在造粒机进行造粒,造粒所得颗粒粒径为5~25mm;
步骤四、混料:在加热条件下,将造粒所得脂胶混合颗粒、润滑剂加入混料机中,再分批加入烘干后的木粉、碳酸钙,保持混料机温度在100~115℃,混料30~90min;
步骤五、熔融挤出:将混料所得物料经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螺杆挤出机外加热区为分段加热,设置4个独立的加热模块,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控制在160~180℃,混料经螺杆挤压机熔融挤出时,熔体温度控制在150~170℃;
步骤六、成型:混料经熔融挤出后到达熔喷模头,并经由成型冷却、牵引切割,即得再生橡胶生态木。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挤压机的四个加热区,第一区温度为165~170℃,第二区温度为170~180℃,第三区温度为170~180℃,第四区温度为160~170℃。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挤出机为双螺杆挤出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晓静,未经孔晓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06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