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乘员人体压力开关及汽车座椅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350203.7 | 申请日: | 2017-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2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闻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3/14 | 分类号: | H01H3/14;B60N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奉贤区南***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乘员 人体 压力 开关 汽车座椅 | ||
1.一种乘员人体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底板(101);
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101)上的印刷电路板(102),所述印刷电路板(102)背对所述承载底板(101)的一侧设置有并行的电路排布的裸露金属膜触点(103);
导电金属薄层(104),所述导电金属薄层(104)和所述印刷电路板(102)之间设置有弹性间隔层(105),于所述裸露金属膜触点(103)处,所述弹性间隔层(105)开设有供所述导电金属薄层(104)在触压作用下与所述裸露金属膜触点(103)接触的贯通空洞(1051),以接通并行的电路排布的裸露金属膜触点(103);
压触顶盖(106),所述导电金属薄层(104)、所述弹性间隔层(105)和所述印刷电路板(102)设置于由所述压触顶盖(106)和所述承载底板(101)组成的包容体内,所述压触顶盖(106)和所述导电金属薄层(104)中至少一个设置有向所述裸露金属膜触点(103)方向凸出的凸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人体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102)具有与所述裸露金属膜触点(103)电连接的金属针状接线端子(1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员人体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板(101)在所述金属针状接线端子(107)穿出的区域,设置有与所述承载底板(101)为同一结构体的遮护套(10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员人体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针状接线端子(107)为由所述印刷电路板(102)穿越所述承载底板(101)向下的直式金属插针,或者为穿越所述承载底板(101)横向引出的直角金属弯针;所述金属针状接线端子(107)与所述印刷电路板(102)的连接,为焊接方式或插接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人体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102)的电气引出回路,为经过焊盘实现所述裸露金属膜触点(103)与导电线相连接,经过导电线及外部电连接器和外部电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乘员人体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间隔层(105)为可压缩形变体,所述可压缩形变体为发泡海绵体、弹性橡胶构造体或弹性材料复合体;
所述导电金属薄层(104)具有凸出结构(1041),所述导电金属薄层(104)为模压热定型的金属箔层与聚酯覆层的导电金属复合层;或者,
所述压触顶盖(106)具有凸出结构(1061),所述导电金属薄层(104)为弹性导电薄片。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乘员人体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金属薄层(104)以夹层的夹持固定方式,设置所述弹性间隔层(105)与所述压触顶盖(106)之间;或者,
所述导电金属薄层(104)与所述弹性间隔层(105)和所述压触顶盖(106)中的至少一个相粘贴固定或销孔卡固。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乘员人体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触顶盖(106)与所述导电金属薄层(104)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层(111);
所述压触顶盖(106)为平板状结构或者为向下围起的盒体式容留结构;
所述承载底板(101)为平板状结构或者为向上围起的盒体式容留结构;
所述印刷电路板(102)设置有外围电子元器件,所述外围电子元器件为电阻(110)、电容、电感和/或TVS抗浪涌保护元器件;
所述印刷电路板(102)经过粘贴、卡接、穿孔熔焊或者扣盖限位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承载底板(101)上;
所述印刷电路板(102)的硬式基材为酚醛基材、玻纤环氧基材或棉质环氧基材;所述印刷电路板(102)为单层电路板或多层电路板。
9.一种汽车座椅,包括海绵承载垫(115)和支撑骨架(1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乘员人体压力开关(100),所述乘员人体压力开关(100)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115)和所述支撑骨架(11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闻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闻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02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