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盾构出入口环梁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7628.2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8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彭丹;黄文杰;郭庶;李晓钟;付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11/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罗红枚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梁 环形模 筋网 拆模 支模 出入口 盾构 侧墙 钢模 吊装 施工 浇筑混凝土 精度要求 两端齐平 施工成本 施工效率 成型环 多部件 绑扎 返工 制备 成型 节约 支出 运输 组建 | ||
1.一种盾构出入口环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侧墙筋网上绑扎出呈环形的环梁筋网;
在所述环梁筋网的内环中初步支模以支出用于成型环梁的环形模架(10),所述环形模架(10)呈环形与所述环梁筋网和/或所述侧墙筋网相连,且所述环形模架(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环梁筋网的两端齐平;
在所述环梁筋网和所述环形模架(10)上浇筑混凝土以成型出所述环梁;
待所述环梁达到拆模要求后拆模;
在所述环梁筋网的内环中初步支模以支出用于成型环梁的环形模架(10)时采用分段支模方法:
支模出呈弧形且沿所述环梁筋网内环面的周向延伸的第一个弧形支段,并使第一个所述弧形支段与所述环梁筋网和/或所述侧墙筋网相连;
在第一个所述弧形支段的尾端继续支模出呈弧形且沿所述环梁筋网内环面的周向延伸的第二个弧形支段,并使第二个所述弧形支段与所述环梁筋网和/或所述侧墙筋网相连;
依此类推直至支模出呈环形的所述环形模架(10);
支模出呈弧形的第一个所述弧形支段,并使第一个所述弧形支段与所述环梁筋网和/或所述侧墙筋网相连,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一排多根固定筋(11)的一端由所述环梁筋网的内环侧插入所述环梁筋网和/或所述侧墙筋网内且与所述环梁筋网和/或所述侧墙筋网固定,一排多根所述固定筋(11)的另一端外露所述环梁筋网的内环面,且一排多根所述固定筋(11)沿所述环梁筋网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
b、在各所述固定筋(11)外露所述环梁筋网内环面的外露端的端部固定一根呈弧形的弧形筋(12),并使各所述弧形筋(12)沿所述环梁筋网内环面的周向延伸;
c、沿所述弧形筋(12)的延伸方向在多根所述弧形筋(12)与所述环梁筋网之间依次铺设木方(13),并使各所述木方(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环梁筋网的两端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出入口环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之后,且在所述步骤b之前,还包括步骤:
d、增设一根加强筋(14),使各所述固定筋(11)外露端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加强筋(14)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出入口环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依此类推重复所述步骤a时,一排多根所述固定筋(11)紧靠前一次铺设的所述木方(13)由所述环梁筋网的内环侧插入所述环梁筋网和/或所述侧墙筋网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出入口环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行所述步骤a时,一排多根所述固定筋(11)的一端由所述环梁筋网的内环侧垂直所述环梁筋网的内弧面插入所述环梁筋网和/或所述侧墙筋网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出入口环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固定筋(11)外露所述环梁筋网内环面的长度为15~2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出入口环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梁筋网的内环中初步支模以支出用于成型环梁的环形模架(10)后,且在所述环梁筋网和所述环形模架(10)上浇筑混凝土以成型出所述环梁之前,还包括步骤:
在所述环形模架(10)的内环中支模出与所述环形模架(10)的内环面抵顶以用于增强所述环形模架(10)的整体稳定性的内撑(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盾构出入口环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撑(20)包括多根相交于所述环形模架(10)中心的内撑杆件(21),各所述内撑杆件(21)的末端分别抵顶所述环形模架(10)的内环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盾构出入口环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所述环梁达到拆模要求后拆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拆除所述内撑(20);
切断所述弧形筋(12)与所述固定筋(11)的连接点;
撬出所述木方(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76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超声回波的高强螺栓连接节点板压紧度检测方法
- 下一篇:无人潜航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