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铝磷分子筛细粉的干燥焙烧与回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7391.8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1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欢;王海国;王聪;刘新伟;石华;陈晨;刘俊生;左宜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天辰绿色能源工程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9/54 | 分类号: | C01B39/54;C01B37/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铝磷分子筛 细粉 窑体 干燥焙烧 压缩空气 细粉回收装置 回收 填充 焙烧 后续处理过程 合理化设计 球形颗粒 净化 待干燥 回转窑 吸收液 风冷 排出 筛孔 省力 省时 破碎 节约 配合 | ||
1.一种硅铝磷分子筛细粉的干燥焙烧与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回转窑的窑体中加入待干燥焙烧的硅铝磷分子筛以及填充球,所述填充球的质量为待干燥焙烧的硅铝磷分子筛质量的5%~10%;然后在程序温度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干燥焙烧,最后用压缩空气进行风冷降至室温;窑体旋转时填充球与硅铝磷分子筛进行碰撞粉碎,粉碎后的硅铝磷分子筛细粉排出窑体;与此同时,通入到窑体的压缩空气经过窑体后进入细粉回收装置,绝大部分细粉受重力下降到收集罐中进行回收,而压缩空气透过细粉回收装置的筛孔净化后进入吸收液净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铝磷分子筛细粉的干燥焙烧与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球材质为氧化锆、刚玉、陶瓷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球体直径为10-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铝磷分子筛细粉的干燥焙烧与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回转窑的程序温度控制设置为,常温经过1~3h升温至180~220℃,在此温度下保持2~4h,然后经过1~3h升温至450~510℃,在此温度下保持2~4h,之后经过1~2h升温至580~620℃,保持8~12h,最后停止加热系统,用压缩空气,使回转窑内温度风冷却降至室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铝磷分子筛细粉的干燥焙烧与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回转窑的程序温度控制设置为,常温经过2h升温至200℃,在此温度下保持3h,然后经过2h升温至480℃,在此温度下保持3h,之后经过1.5h升温至600℃,保持10h,最后停止加热系统,用压缩空气流量,使回转窑内温度风冷却降至室温。
5.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铝磷分子筛细粉的干燥焙烧与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回转窑的转速为0.5~3r/min,回转窑内的压力控制在0~5K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铝磷分子筛细粉的干燥焙烧与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铝磷分子筛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硅源、铝源、磷源、有机胺、晶种和水在10-40℃进行搅拌混合,制得硅铝磷分子筛的初始浆液,然后把浆液水热晶化,后处理制得硅铝磷分子筛;所述水热晶化的温度为80~110℃,时间为24~30h,且所述硅源、铝源、磷源、有机胺、晶种和水的质量比为(0.1-2):1:(0.5-2):(0.5-4):(100-200);所述硅源为硅溶胶;所述铝源为拟薄水铝石;所述磷源为磷酸;所述有机胺为二乙胺、三乙胺、四丙基溴化铵、正丁胺、异丁胺、四乙基溴化铵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晶种为颗粒状硅铝磷分子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铝磷分子筛细粉的干燥焙烧与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粉回收装置与回转窑窑体连通的管道上设有阀门B,且在回转窑窑体与阀门B的管道上还连接有与另一细粉回收装置连通的管道,且该管道上设有阀门A;所述细粉回收装置内设有筛网;所述筛网上方设有与压缩空气连通管道,且管道上设有阀门C;筛网上方还设有另一管道,该管道与装有吸收液的装置连通;所述细粉回收装置的下端设有与细粉排出罐连通的管道,且管道设有阀门D;且细粉回收装置上还设有压力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硅铝磷分子筛细粉的干燥焙烧与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铝磷分子筛细粉通过如下步骤进行回收,
1)当夹杂5-70μm硅铝磷分子筛细粉的压缩空气进入细粉回收装置后,空间变大,空气流速变得缓慢,大部分细粉受重力下降到收集罐底部,压缩空气进入筛网经管道排出进入吸收液中净化;
2)当细粉回收装置中的筛网的筛孔被细粉堵住导致压力骤增时,则依次打开阀A,关闭阀B,打开阀C和阀D,使用压力为0.4MPa-1.0MPa的压缩空气吹冲筛网上的筛孔,同时也使积聚在收集罐底部的收集到的细粉排出罐中;
3)吹冲操作后,依次关闭阀门C和阀门D,打开阀门B,关闭阀门A,重复步骤1)继续对细粉进行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天辰绿色能源工程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天辰绿色能源工程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739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收碳化硅微粉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分子温敏驱动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