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貉犬瘟热冻干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7028.6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8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胡博;闫喜军;王洋;吕爽;廉士珍;刘昊;张蕾;白雪;鲁荣光;张海玲;赵建军;朱言柱;史宁;薛向红;邓效宇;徐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9/175 | 分类号: | A61K39/175;A61K9/19;A61K47/42;A61K47/26;A61P31/14;C12N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马鑫 |
地址: | 130112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貉犬瘟热冻 干活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貉犬瘟热冻干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兽用生物制品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貉犬瘟热冻干活疫苗,其有效成分为貉犬瘟热病毒弱毒疫苗株,该弱毒疫苗株是本发明发明人通过貉体连续传代的方式,从犬瘟热疫苗株CDV‑O2中驯化获得的一株对貉安全、免疫原性良好、滴度稳定的犬瘟热弱毒疫苗株,命名为CDV‑OR12株,其微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3793。实验证明,该疫苗可有效保护貉免于犬瘟热病毒强毒的攻击,保护率在90%以上,能够有效预防貉犬瘟热的发生,免疫期为6个月。本发明的提出为貉犬瘟热的防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貉犬瘟热冻干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兽用生物制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犬瘟热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幼龄动物多为急性、致死性经过,成年动物可成慢性、持续性感染,临床症状以双相体温升高,伴有卡他性肺炎、胃肠炎为主要特征,偶有神经症状出现,容易继发其他细菌病毒的混合感染和二次感染,死亡率可高达80%,是危害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的最严重的疫病之一。
貉犬瘟热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尤其是仔貉在断乳前后以及育成期更加敏感,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老龄貉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带毒动物是貉犬瘟热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眼及鼻分泌物、唾液、尿、粪便排出病毒,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由于貉犬瘟有发病急、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的特点,貉犬瘟热仍以疫苗接种作为主要的防控手段,然而目前市场上并没有貉犬瘟热疫苗销售,很多养殖户以犬、水貂等动物的犬瘟热疫苗用以预防貉犬瘟热,无法取得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因此,开发安全、免疫效果良好的貉犬瘟热疫苗,不仅是行业和市场的迫切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对于防控貉犬瘟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貉犬瘟热冻干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
本发明通过貉体连续传代的方式,人工驯化了犬瘟热疫苗株CDV-O2,获得了一株对貉安全、免疫原性良好、滴度稳定的犬瘟热病毒弱毒疫苗株CDV-OR12,并以此毒株制备了貉犬瘟热冻干活疫苗。
本发明的一种貉犬瘟热冻干活疫苗,其有效成分为貉犬瘟热病毒弱毒疫苗株,所述的貉犬瘟热病毒弱毒疫苗株命名为CDV-OR12株,分类命名为犬瘟热病毒CanineDistemper virus,该疫苗株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在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保藏号为CGMCCNO.13793,保藏时间为2017年04月21日。
在本发明所述的貉犬瘟热冻干活疫苗中,优选的,所含有的貉犬瘟热病毒弱毒疫苗株的含量TCID50≥104.5/头份,更优选的,所含有的貉犬瘟热病毒弱毒疫苗株的TCID50为104.5-105.5/头份。
在本发明所述的貉犬瘟热冻干活疫苗中,优选的,还包括冻干保护剂,所述的冻干保护剂中包括明胶、水解乳蛋白和蔗糖。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制备所述貉犬瘟热冻干活疫苗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取所述的貉犬瘟热病毒弱毒疫苗株CDV-OR12株以吸附接毒的方式接种Vero细胞上进行病毒扩增培养,每日观察细胞病毒情况,待细胞病变达到75-85%时通过反复冻融的方法收获病毒液,并进行病毒含量、纯净性检验,将检验合格的病毒液保存于-20℃;
(2)将明胶、水解乳蛋白和蔗糖溶解于水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使明胶的终浓度为2~7%,水解乳蛋白的终浓度为10~25%,蔗糖终浓度为15~30%,于116℃、20min高压灭菌后得到冻干保护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70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