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狗牯脑茶饮料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3531.4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3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启川 |
主分类号: | A23F3/18 | 分类号: | A23F3/18;A23F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香***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狗牯脑 茶饮料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饮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狗牯脑茶饮料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狗牯脑茶因突出的保健作用和特殊的风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消费需求日益增大。如何推出更多适应消费需求的狗牯脑茶产品,已成为业界的共识。然而,狗牯脑茶纯饮的生产尚面临技术、质量等诸多问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如何改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水浸出物的提取效果,因为其是决定茶叶香气、滋味、汤色等内质的关键因子。水浸出物包括水溶性灰分、多酚类化合物,水溶性糖类、果胶、色素、维生素、游离氨基酸、水溶性蛋白质、有机酸、咖啡碱、茶多酚等。水溶性灰分包括主要元素有Ca、Mg、K、Na、Si、P、S、Fe、Al、I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狗牯脑茶饮料加工工艺,使其具有较高的提取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狗牯脑茶饮料加工工艺,其包括步骤:
1)将茶叶进行破碎和分筛处理,取碎茶;
2)将得到的碎茶以1:70~1:90的茶水比进行水提得到浸提液;
3)将浸提液进行超声波破壁处理后降温至40℃~55℃;
4)将降温后的浸提液进行酶解后过滤得到茶汁,其中,酶解温度45℃~65℃、酶解时间60min~90min,通过柠檬酸控制pH4.0~6.0,酶添加量0.1~0.4wt%;
5)对过滤后的茶汁加入少量白砂糖和柠檬酸进行调配;
6)将调配后的茶汁进行灭菌、冷却、灌装。
优选地,所述的酶为纤维素酶或果胶酶。
或者所述的酶优选为纤维素酶与果胶酶混合而成的复合酶,其组成比例为1:0.5~1:2。
优选地,在茶叶进行破碎和分筛处理时,取介于20目~40目之间的碎茶。
优选地,在水提时先使用去离子水、柠檬酸调整pH至4.0~6.0,然后升温至70℃~85℃,开内循环,持续20℃~30℃分钟。
优选地,在超声波破壁处理时,控制功率为1200W~1400W,每4秒超声一次,不断循环周而复始,循环20~30分钟,然后经冷凝热交换降温至40℃~55℃。
优选地,在对过滤后的茶汁进行调配时,白砂糖以4.0~8.0wt%的比例加入,柠檬酸以0.006~0.010wt%的比例加入。
优选地,步骤6)具体包括:对调配后的茶汁进行超高温瞬时灭菌,灭菌温度121℃~145℃,持续时间4~6s;再将茶汁冷却至75℃,趁热灌装至瓶中,封盖,倒置,对瓶口及盖杀菌,再自然冷却到38℃以下,贴标、装箱、入库、贮存。
本发明在提取工艺中采用了超声波协同复合酶的提取方式,对狗牯脑茶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水溶性灰分有较好的提取效果。
并在此基础上,对复合酶提取的酶添加量、时间、温度、复配比及pH等因子进行优化筛选,确定了较优的酶解工艺技术参数,为狗牯脑茶纯饮的大量生产提供了条件,并对其后续开发提供了数据参考和技术思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将狗牯脑茶叶进行破碎和分筛处理,取介于20目~40目之间的碎茶。2)将得到的碎茶以1:80的茶水比进行水提,水提时先使用去离子水、柠檬酸调整pH至5.0左右,然后升温至80℃,开内循环,持续25℃分钟后得到浸提液。3)将浸提液进行超声波破壁处理,功率为1300W,每4秒超声一次,不断循环周而复始,循环25分钟,然后经冷凝热交换降温至50℃。4)将降温后的浸提液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复合酶(纤维素酶与果胶酶使用比例为1:1)进行酶解后过滤,得到茶汁: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75min、酶解时通过柠檬酸控制pH5.0左右、复合酶添加量0.2wt%,然后经80目过滤。5)对过滤后的茶汁进行调配:加入少量白砂糖和柠檬酸,按6.0%的质量比例加入白砂糖,按0.008%的质量比例加入柠檬酸后混合。6)对调配后的茶汁进行超高温瞬时灭菌,灭菌温度135℃,持续时间5s;再将茶汁冷却至75℃后,趁热灌装至瓶中,封盖,倒置,对瓶口及盖杀菌,再自然冷却到38℃以下,贴标、装箱、入库、贮存。
其中,水浸出物的总浸出率为47.13%,其中水溶性灰分的总浸出率为68.07%。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启川,未经吴启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35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观音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苜蓿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