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速箱套管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3144.0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6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睿颖;段冬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睿望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16 | 分类号: | B21D22/16;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何锦明 |
地址: | 528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箱 套管 制造 工艺 | ||
1.变速箱套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通心管体(1);
步骤2、通过压型装置在通心管体(1)的一端的内管壁或外管壁上形成环形连续或环形断续分布的凹陷结构或凸起结构或凹凸型结构;
步骤3、通过一压型件(4)挤压通心管体(1)的端部,所述压型件(4)为一T型结构,其包括与通心管体(1)的通孔匹配的内轴(41)及设置在内轴(41)端部的挡板(42),所述压型件(4)与通心管体(1)相对移动时,所述内轴(41)插入通心管体(1)的通孔内,并通过挡板(42)挤压通心管体(1)端部的凹陷结构或凸起结构或凹凸型结构,形成层叠结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套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装置包括一与通心管体(1)内壁匹配的芯轴(21)及一与芯轴(21)对应的外压型模(22),所述芯轴(21)外壁上环形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211),所述外压型模(22)上设置有与凹槽(211)对应的凸起部(221),在步骤2中,通心管体(1)与压型装置相对移动,使得所述芯轴(21)插入通心管体(1)内,外压型模(22)下压,通过凸起部(221)与凹槽(211)的配合,并转动压型装置或通心管体(1),通过旋压在通心管体(1)端部的外管壁上形成环形的凹陷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套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装置包括一能够插入至通心管体(1)内的内模(31)及与内模(31)对应配置的外模(32),所述内模(31)侧面上开设有若干连续的凹位(311)和凸位(312),所述外模(32)上开设有与内模(31)侧面上的凹位(311)对应的顶压部(321),在步骤2中,通心管体(1)与压型装置相对移动,使得内模(31)插入通心管体(1)内,然后内模(31)与外模(32)相互靠近移动,在通心管体(1)的管壁上形成凹凸型结构,并转动压型装置或通心管体(1),通过旋压使得通心管体(1)的管壁上形成连续的凹凸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套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装置包括一与通心管体(1)外壁对应的压型模(9),所述压型模(9)上设置有凹凸状压型部(91),压型模(9)向通心管体(1)下压时,通过凹凸状压型部(91)压靠在通心管体(1)外壁,并转动压型装置或通心管体(1),通过旋压在通心管体(1)端部的外管壁上形成环形的凹凸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套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2)上以内轴(41)为轴心环形设置有外挡板(43),所述外挡板(43)的内径与层叠结构(11)的外径对应,以对层叠结构(11)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套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4、将层叠结构(11)的外壁加工至保持圆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箱套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5、通过旋压装置旋压加工通心管体(1)的另一端,使得通心管体(1)的另一端形成凹台结构(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箱套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6、在凹台结构(12)的端部加工形成倒角(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睿望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睿望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31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学检验用器皿消毒干燥装置
- 下一篇:磷酸二氢钾制备用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