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扭杆式径向机构及转向架、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2595.2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8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贺兴;李冠军;邓小星;陈晓峰;曾艳梅;李云召;何桥;彭爱林;陈建;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26 | 分类号: | B61F5/26;B61F5/3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李发军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杆式 径向 机构 转向架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扭杆式径向机构及转向架、车辆。所述扭杆式径向机构包括前错位拉压杆和后前错位拉压杆,前拉压杆和后拉压杆,前扭杆和后扭杆,以及四根转臂;所述前拉压杆的前端与前右轴箱相连,该前拉压杆的后端与第二转臂的下端铰接相连,所述第二转臂的顶端与所述前扭杆的右端铰接相连;所述后拉压杆的后端与后右轴箱相连,该后拉压杆的前端与第四转臂的下端铰接相连,所述第四转臂的顶端与所述后扭杆的右端铰接相连;所述前错位拉压杆的前端与前左轴箱相连,该前错位拉压杆的后端与第三转臂的下端铰接相连,所述第三转臂的顶端与所述后扭杆的左端铰接相连;所述后错位拉压杆的后端与后左轴箱相连,该后错位拉压杆的前端与第一转臂的下端铰接相连,所述第一转臂的顶端与所述前扭杆的左端铰接相连。本发明的径向机构可以实现径向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杆式径向机构及转向架、车辆,属于轨道交通领域。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领域中,轮轨磨耗一直是轨道交通行业的重要课题,使用一种合理的径向装置,可以减少轮轨磨耗、提高轮轨黏着、改善曲线通过,降低脱轨风险和降低轮轨噪音。设计一种结构简单,高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与安全性的径向机构,一直是行业的难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920297803.2公开了一种径向转向架扭杆式自导向机构,其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设计,但其摇臂的不易于固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扭杆式径向机构及转向架、车辆,该径向机构可以实现径向功能,当前轴向径向偏斜时,后轴也同时向径向偏斜,使得前后轮对相对于构架的摇头角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扭杆式径向机构,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位于车体或构架一侧且纵向设置的前错位拉压杆和后前错位拉压杆,位于车体或构架另一侧且纵向设置的前拉压杆和后拉压杆,横向设置的前扭杆和后扭杆,以及竖向设置的四根转臂;所述前拉压杆的前端与前右轴箱相连,该前拉压杆的后端与第二转臂的下端铰接相连,所述第二转臂的顶端与所述前扭杆的右端铰接相连;所述后拉压杆的后端与后右轴箱相连,该后拉压杆的前端与第四转臂的下端铰接相连,所述第四转臂的顶端与所述后扭杆的右端铰接相连;所述前错位拉压杆的前端与前左轴箱相连,该前错位拉压杆的后端与第三转臂的下端铰接相连,所述第三转臂的顶端与所述后扭杆的左端铰接相连;所述后错位拉压杆的后端与后左轴箱相连,该后错位拉压杆的前端与第一转臂的下端铰接相连,所述第一转臂的顶端与所述前扭杆的左端铰接相连。
错位式拉压杆利用错位部分相互避开各自的运动空间。当该扭杆式径向机构运用在转向架上,转向架通过曲线时,转向架通过曲线时,前轮利用轮轨等效锥度,内外轮对形成力偶使得轮对向径向位置偏斜,前左轮相对构架往后移动,通过拉压杆和转臂转动扭杆,扭杆带动构架右侧的转臂和拉压杆,使得后右轮往后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
优选地,所述前错位拉压杆包括直杆部和错位杆部,所述后错位拉压杆均包括直杆部和错位杆部;所述前错位拉压杆的错位杆部和后错位拉压杆的错位杆部呈中心对称相互错开设置。
所述前错位拉压杆的后段和后错位拉压杆的前段之间的具有摆动间隙。摆动间隙在纵向上要满足二者随转臂的摆动空间,同时横向要满足二者随轴箱的横向运动空间。
所述前拉压杆和后拉压杆均分别通过球铰与相应的轴箱和转臂相连。
所述转臂与相应的扭杆之间通过轴孔铰接相连,由此,可以约束转臂的转动自由度和轴向位移。
基于同一个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转向架,其包括构架和四个轴箱,以及连接在构架和轴箱之间的一系悬挂;所述构架和轴箱之间设有所述的扭杆式径向机构,所述前扭杆和后扭杆活动连接在所述构架上,且所述前错位拉压杆、后前错位拉压杆、前拉压杆和后拉压杆与相应的轴箱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25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铰接跨坐式单轨列车结构
- 下一篇:橡胶节点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