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无线耳机之间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及双无线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1660.X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3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千里;程鑫;霍允杰;郑涛;张晓刚;鄢陵龙;董梁;刘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14 | 分类号: | H04W76/14;H04J3/06;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恒立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6 | 代理人: | 庞立岩;顾珊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耳机 之间 音频 数据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无线耳机之间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无线耳机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音频播放器的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数据链接,接收音频数据;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到第一帧音频数据时,在音频数据包中放入播放开始时间;将带有播放开始时间的音频数据包解码,并分为两路声道数据,其中一路声道数据输出音频,另一路声道数据进行编码;第二无线耳机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包;第二无线耳机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根据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包中的播放开始时间,控制播放开始时间点。本发明通过无线通信协议扩展以及延时控制,使无线通信链接的两个耳机的声音减少卡顿的同时,不随着时间发生漂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无线耳机之间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及双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耳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人们喜欢在各个场合使用耳机听音乐,这些耳机通常是无线蓝牙耳机或者是有线耳机,这类耳机会带有一条音频数据线,这根音频数据线常常会发生挂到某个物体上,导致拉扯,发生耳机或者播放设备脱落的情况。
现有的两种耳机,一种普通有线耳机,通过音频数据线链接多媒体播放器,传输音频模拟信号到扬声器。一种是无线蓝牙耳机,通过蓝牙链接媒体播放器,然后把音频数据通过蓝牙无线传输给耳机,然后通过音频数据线输出给左右两个扬声器。这两种方案都需要音频数据线,而这根音频数据线并不能带好良好的用户体验,有时候会导致对音频数据线的拉扯而损坏耳机。
针对普通有线耳机以及蓝牙耳机,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双无线耳机,两个耳机之间也通过蓝牙技术对音频数据进行传输,但就目前的双无线蓝牙耳机在播放过程中会出现卡顿,甚至长时间播放造成两个无线耳机之间播放发生漂移而不能同步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能够提高耳机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减少耳机播放时的卡顿,降低两个耳机声音漂移导致播放不同步问题的一种双无线耳机之间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无线耳机之间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无线耳机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音频播放器的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数据链接,接收音频数据;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到第一帧音频数据时,在音频数据包中放入播放开始时间,得到带有播放开始时间的音频数据包;
将所述带有播放开始时间的音频数据包解码,并分为第一路声道数据和第二路声道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路声道数据输出音频进行播放,所述第二路声道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包;
第二无线耳机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数据链接,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将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包传输给第二无线通信模块;
第二无线耳机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根据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包中的播放开始时间,控制播放开始时间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根据无线通信时钟计算出播放时钟,并按所述播放时钟设置播放开始时间。
优选地,所述播放开始时间通过如下方法计算:
播放开始时间=时间戳+序列号×数据包的播放长度,其中时间戳以无线通信时钟为单位。
优选地,,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无线通信时钟运行至所述播放开始时间时,开始播放音频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对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包的传输过程进行延时控制。
优选地,所述延时控制包括如下方法: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每一次接收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包时,计算同步头的时钟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16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