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无线耳机之间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及双无线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1660.X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3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千里;程鑫;霍允杰;郑涛;张晓刚;鄢陵龙;董梁;刘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14 | 分类号: | H04W76/14;H04J3/06;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恒立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6 | 代理人: | 庞立岩;顾珊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耳机 之间 音频 数据传输 方法 | ||
1.一种双无线耳机之间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无线耳机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音频播放器的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数据链接,接收音频数据;
针对从所述音频播放器接收到的每一个音频数据包,所述第一无线耳机被配置为:
在音频数据包中放入播放开始时间,得到带有播放开始时间的音频数据包,并设置第一播放开始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播放开始时间;
将所述带有播放开始时间的音频数据包解码,并分为第一路声道数据和第二路声道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路声道数据输出音频进行播放,所述第二路声道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包;
第二无线耳机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数据链接,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将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包传输给第二无线通信模块;
针对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接收到的每一个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包,所述第二无线耳机被配置为: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对接收到的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包中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音频数据包中的播放开始时间,并设置第二播放开始控制信号,控制播放开始时间点;
当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的无线通信时钟运行至所述播放开始时间时,开始播放音频数据;
其中,所述播放开始时间通过如下方法计算:
播放开始时间=时间戳+序列号×数据包的播放长度,其中时间戳以无线通信时钟为单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根据无线通信时钟计算出播放时钟,并按所述播放时钟设置播放开始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对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包的传输过程进行延时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控制包括如下方法: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每一次接收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包时,计算同步头的时钟位置;
当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两次接收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包花费的时间产生的偏差超过预定阈值时,计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的无线通信时钟偏差;
反向调整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无线通信时钟,消除接收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包花费的时间偏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次收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包的时间为1.25ms的整数倍。
6.一种双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无线耳机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所述第一无线耳机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音频播放器的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数据链接,接收音频数据;
针对从所述音频播放器接收到的每一个音频数据包,所述第一无线耳机被配置为:
在音频数据包中放入播放开始时间,得到带有播放开始时间的音频数据包,并设置第一播放开始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播放开始时间;
将所述带有播放开始时间的音频数据包解码,并分为第一路声道数据和第二路声道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路声道数据输出音频进行播放,所述第二路声道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包;
第二无线耳机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数据链接,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将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包传输给第二无线通信模块;
针对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接收到的每一个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包,所述第二无线耳机被配置为: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对接收到的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包中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音频数据包中的播放开始时间,并设置第二播放开始控制信号,控制播放开始时间点;
当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的无线通信时钟运行至所述播放开始时间时,开始播放音频数据;
其中,所述播放开始时间通过如下方法计算:
播放开始时间=时间戳+序列号×数据包的播放长度,其中时间戳以无线通信时钟为单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16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