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整芯管状阻燃输送带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1631.3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0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宋长江;袁陆海;魏雪梅;宋鑫;吕继明;王从开;周震宇;李朝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意胶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28;C08L75/04;C08L77/10;C08L63/00;C08K13/02;C08K3/04;C08K3/36;C08K3/22;B65G15/38;B32B27/30;B32B27/40;B32B2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47 安徽省淮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管状 阻燃 输送带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物整芯管状阻燃输送带及其制造方法。该输送带包括覆盖层、织物整体带芯及带芯浸渍胶料:覆盖层采用聚氯乙烯粉树脂/氯化聚乙烯橡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共混的热塑性弹性体,阻燃性能好,拉伸强度高,摩擦系数大,弹性优异,耐磨性能好,与浸胶塑化后的整体带芯粘合强度高;织物整体带芯强度高,带体薄,重量轻,浸胶塑化后带体柔软,横向刚性合理、成管性能好。本发明采用挤出机贴面成型、动态硫化工艺生产织物管状阻燃输送带,工艺简单、能源消耗低、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织物整芯管状阻燃输送带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带式输送机中,物料是敞开运行的,很容易出现物料散落飞扬、污染环境或物料被污染等问题。管状输送机密闭输送物料,可有效解决物料散落飞扬、污染环境或物料被污染等问题,而且可实现弯曲输送、大倾角输送、高速输送和大运量输送,因而发展较快。管状输送带是管状输送机专用的输送带,除要求其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外,还要求横向刚性合理、成管性能良好,对于输送煤炭及其它易燃物料的管状输送带,还必须具有阻燃和抗静电性能。现有技术的管状输送带,一是钢丝绳芯管状输送带(HG/T4224-2011),二是织物芯管状输送带(HG/T4225-2011), 这两种管状输送带都不是阻燃的,难以用于煤矿井下和易燃物料的输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织物整芯管状阻燃输送带,满足煤矿井下和易燃物料密闭输送的需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输送带的制造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制造,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予以实现。
所述的织物整芯管状阻燃输送带,管径200-600mm(带宽800-2250mm),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1250-4500N/mm,包括覆盖层、织物整体带芯及带芯浸渍胶料;
所述的覆盖层厚度3-5mm,按重量比的组成是:聚氯乙烯粉树脂(PVC)30-50份,氯化聚乙烯橡胶(CM) 30-40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 20-3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DCP)1.5-2.5份,氰脲酸三烯丙酯(TAC) 1-2份,促进剂1-2份,防老剂1-2份,导电炭黑10-15份,纳米白炭黑10-15份,芳纶浆粕8-10份,增塑剂10-20份,阻燃增塑剂10-20份,阻燃剂15-25份,硬脂酸铅1份 ,二碱式钛酸铅4份,环氧树脂2份,抗静电剂6-8份;
所述的织物整体带芯由经线和纬线组成,3-4层编织结构,宽度是带宽的105%-110%;经线由尼龙或聚酯或芳纶纤维与棉纤维组成,含棉量10%-15%,经向受力线拉伸强度为1000-3000N/根,带芯中间60%宽度的密度为160-200根/10cm,其余宽度的密度比中间密度减少10-15根/10mm;纬线由尼龙纤维与棉纤维组成,含棉量35%-45%,纬向受力线的拉伸强度为300-500N/根,密度120-180根/10cm;
所述的带芯浸渍胶料按重量比的组成是:聚氯乙烯糊树脂(EPVC) 100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10-15份,增塑剂40-60份,阻燃增塑剂20-40份,阻燃剂15-25份,环氧大豆油10-20份,液体钡锌复合稳定剂2-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意胶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中意胶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16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