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创可贴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336787.2 | 申请日: | 2017-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9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郭宝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宝煊 |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35/00;G01N33/53;H01L21/027;H01L21/3205;H01L21/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创可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创可贴。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不注意而擦伤或划伤自己,造成皮肤外部创伤,对于轻微创伤,人们往往不在意,不去处理,让其自己慢慢愈合,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创伤面感染,伤口愈合难等问题。创可贴是一种便于携带的理想包扎用品,用于急性小伤口的止血、消炎及创口愈合,尤其是在野外受伤等外伤的包扎。目前,市面上的普通创可贴,通常分为织物材质的创可贴和普通塑料薄膜的创可贴,织物材质的创可贴不防水,且密封不严,特别是使用在活动关节部位,如手指关节,容易沾染上水,这样容易使伤口感染,从而引起伤口恶化,且由于伤口被包裹住,不能及时发现伤口感染,加重患者的痛苦;普通塑料膜的创可贴由于不透湿透气,使用时间长了易造成创伤面感染,使伤口难以愈合。虽然上述两类创可贴各有优劣,但均具有抗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然而,在如今这个智能化时代,现有的创可贴显得功能单一,例如无法得知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因此,急需研发一种功能全面的创可贴。
众所周知,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和白细胞。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故患病后常常要通过血检来诊断疾病。
也就是说,完全可以使用创可贴来完成血检的过程,因此,确有必要研发一款既安全舒适、使用方便,又能对使用者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的智能创可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创可贴功能单一,智能化程度低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既安全舒适、使用方便,又能对使用者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的智能创可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创可贴,包括创可贴本体,所述创可贴本体内设置有智能监测模块、以及与智能监测模块电性连接的电源模块,所述智能监测模块包括能够检测血液的血检芯片、与所述血检芯片电性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以及将采集数据向智能终端传送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血检芯片包括载体基片、设置于所述载体基片的导电基层、以及覆盖于所述导电基层的绝缘胶层,所述绝缘胶层开设有探针通孔,所述探针通孔设置有突出于绝缘胶层表面的纳米金属探针,所述纳米金属探针包括金属探针本体以及分布在金属探针本体表面的刺状凸起,所述刺状凸起及其周围附着有检测病原体的抗体分子,所述抗体分子为DNA分子、RNA分子和固定化酶分子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血检芯片能够进行实时的血液检查,能够在数分钟甚至数秒钟之内给出血液检测结果。从而让使用者能够及时知晓自己的健康状况,以便进行及时的疾病预防或治疗,同时免去了到医院进行抽血检查的麻烦,这极大地缩短了检测和治疗之间的间隔时间,使得使用者能够快速、低成本地获取诊断数据,而且相比于医院常规的血检,该血检芯片使得检测更方便、更高效。
本发明中血检芯片的检测原理是:通过抗体分子吸引和捕获可能在血液样本中存在的病原体分子,而纳米金属探针则相当于微传感器,当附着在其表面的抗体分子与病原体分子相结合时,纳米金属探针会产生电流,根据产生的电流的强弱来确定病原体分子的类型。
因为所有的DNA片段都有很好的特性,都可以选择性地与另一段DNA片段紧密结合。例如,通过设计并合成高度特异性的抗体分子,将该抗体分子附着在纳米金属探针上,以此捕捉血液中存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分子,当该抗体分子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分子结合时,纳米金属探针就会产生电流。
此外,本发明中还可以附着固定化酶分子来检测血液中的成分指标,例如在纳米金属探针上附着固化的葡萄糖氧化酶,用来测量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在纳米金属探针上附着固化的乳酸氧化酶,用来测量血液中乳酸的浓度;在纳米金属探针上附着固化的胆固醇氧化酶和胆固醇酯水解酶,用来测量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在纳米金属探针上附着固化的b-羟丁酸脱氢酶和还原性辅酶,用来测量血液中酮体的浓度。其原理是,这些固定化酶分子分别与血液中的血糖、胆固醇、乳酸、酮体等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氧化电流,因此通过测量电流的大小即可测定血液中血糖、胆固醇、乳酸和酮体等物质的浓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可以在载体基片的表面设置多个纳米金属探针结构,在每个纳米金属探针上吸附不同类型的抗体分子。这样一来,在血检芯片上只需一滴血样,就能分析多种病原体,而大多数方法一次仅能检测一种病原体分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宝煊,未经郭宝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67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负压伤口治疗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产妇自然分娩专用无菌敷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