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体过梁孔的软管防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335689.7 | 申请日: | 2017-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4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 发明(设计)人: | 徐世木;肖孝军;许士伟;李喜辉;李富强;王男;刘司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体 过梁 软管 防护 装置 | ||
1.一种用于车体过梁孔的软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主体、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套筒主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过梁孔的一侧限位,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过梁孔的另一侧限位;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弹性形变使得所述套筒主体从所述过梁孔的一侧插入,并在穿过所述过梁孔后弹性复位实现对所述套筒主体的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弹性部和凸起部;所述凸起部通过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套筒主体连接;弹性复位状态的所述弹性部使得所述凸起部伸出所述套筒主体的筒壁形成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还在筒壁上设置容置槽;所述凸起部通过所述弹性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并来回穿过所述容置槽而进入或伸出所述套筒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还在筒壁上设置容置通孔;所述凸起部通过所述弹性部设置于所述容置通孔中,并以来回穿过所述容置通孔而进入或伸出所述套筒主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的固定端与所述套筒主体的内壁或外壁连接,所述弹性部的自由端连接所述凸起部并使所述凸起部伸出所述套筒主体的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还在筒壁上设有对外开口的容置凹腔;所述凸起部通过所述弹性部进入或伸出所述容置凹腔。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软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包括渐缩部,所述渐缩部在套筒主体径向上的凸起高度沿套筒主体轴向变化,且远离套筒主体中部侧的凸起高度小于靠近套筒主体中部侧的凸起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沿套筒主体径向突出并超出所述过梁孔边缘的挡圈,或至少一个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软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结构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的外壁包设有将套筒主体外径调整至与过梁孔内径匹配的匹配层,所述套筒主体的外壁通过所述匹配层与所述过梁孔内壁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的材质与所述软管的材质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至少一端口的孔边缘都设为倒圆角。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568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