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耦合平坦度的波导耦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9327.7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4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钟红兵;谭尊林;赵天新;蒲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2 | 分类号: | H01P5/12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51100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耦合 平坦 波导 耦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波导传输系统中的提取波导中部分能量的波导耦合器有关。
背景技术
传统波导耦合器的矩形管上面的中部与耦合管连接,耦合管内腔的底面与矩形管的上壁的下面同平面,没有同轴谐振腔,耦合口和同轴线一样大小,这样就无法形成谐振频率,也就无法筛选通带频率。传统的波导耦合器提取的耦合信号幅频特性不好,耦合度不是随频率单调变大,就是随频率单调变小。耦合平坦度低,其耦合平坦度达到了0.286dB。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筛选通带频率,耦合中心频率处于通带耦合特性曲线极值处,耦合平坦度高的波导耦合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矩形波导管左端为波导输入口1,右端为波导口6,矩形波导管上面的中部与耦合管7连接,耦合管7的内腔为同轴谐振腔4,耦合管7的出口为耦合输出端口5,同轴谐振腔4的底面为矩形波导管的上壁的上面,同轴谐振腔4的底面有同轴的通孔与矩形波导管内腔连通,连接处为矩形波导管内腔中部耦合区域2,同轴的通孔为同轴耦合口3,同轴谐振腔4和同轴耦合口3的同轴线上有内导体探针8,内导体探针8由商用K型连接器固定在耦合输出端口5,自然悬空于同轴谐振腔4和同轴耦合口3中间,其长度为同轴谐振腔4和同轴耦合口3的高度之和,内导体探针8的直径小于同轴耦合口3的直径,同轴耦合口3的直径小于同轴谐振腔4的直径。
内导体探针8的直径为0.64mm,同轴耦合口3的直径为1.5mm,同轴谐振腔4的直径为3mm,矩形波导管内腔尺寸为7.11×3.56mm。
本发明可实现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可以筛选通带频率;
2、解决了波导耦合器中提取的信号往往幅频特性不好的问题,耦合平坦度高,在29.4~31GHz的频率范围内耦合平坦度达到了0.0062dB。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2为传统波导耦合器的耦合特性图。
图3为本发明的耦合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矩形波导管左端为波导输入口1,右端为波导口6,矩形波导管上面的中部与耦合管7连接,耦合管7的内腔为同轴谐振腔4,耦合管7的出口为耦合输出端口5,同轴谐振腔4的底面为矩形波导管的上壁的上面,同轴谐振腔4的底面有同轴的通孔与矩形波导管内腔连通,连接处为矩形波导管内腔中部耦合区域2,同轴的通孔为同轴耦合口3,同轴谐振腔4和同轴耦合口3的同轴线上有内导体探针8,内导体探针8由商用K型连接器固定在耦合输出端口5,自然悬空于同轴谐振腔4和同轴耦合口3中间,其长度为同轴谐振腔4和同轴耦合口3的高度之和,内导体探针8的直径小于同轴耦合口3的直径,同轴耦合口3的直径小于同轴谐振腔4的直径。
内导体探针8的直径为0.64mm,同轴耦合口3的直径为1.5mm,同轴谐振腔4的直径为3mm,矩形波导管内腔尺寸为7.11×3.56mm。
微波信号通过波导输入口1传输至耦合区域2,随后通过同轴耦合口3耦合进入同轴谐振腔4,在同轴谐振腔4谐振筛选出所需通带频率后通过耦合输出端口5提取出耦合信号;输出波导口6把剩余的主路信号传输至后面的波导系统。
指标要求如下:
1.工作频率:29.4GHz~31GHz
2.耦合度: 30dB±0.25dB
3.耦合输出:2.92连接器
由上可见,由本发明在29.4~31GHz的频率范围内耦合平坦度达到了0.0062dB,完全满足科研生产要求,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可加工性良好等诸多技术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93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