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敲除PD-1的T细胞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2510.4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9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录;冯建海;张传鹏;强邦明;金海锋;万磊;韩庆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兴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867 | 分类号: | C12N15/867;C12N5/10;A61K35/1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华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0 | 代理人: | 武欢欢 |
地址: | 261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d 细胞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敲除PD‑1的T细胞制备方法,该技术是利用Crispr/Cas9系统来敲除PD‑1基因。本发明还涉及Crispr/Cas9技术修饰的T细胞,所述T细胞表面含有PD‑1蛋白,可与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结合,阻碍活化T细胞攻击癌细胞。敲除T细胞中的PD‑1基因,打开了免疫系统的刹车闸,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敲除PD-1的T细胞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是55KD的跨膜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其胞外区只有1个IgV样区,胞浆区有2个酪氨酸残基,尾部有1个ITIM(immunoreceptor try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PD-1可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和骨髓细胞,以及CD4-CD8-胸腺细胞。PD-1有两个配体,PD-L1(B7-H1)和PD-L2(B7-DC),均为B7家族中的新成员。PD-1是免疫抑制性受体,与其配体PD-L1、PD-L2相互作用传递抑制性信号,在免疫应答中发挥负向调控作用。T细胞上的PD-1与肿瘤细胞中的PD-L1/PD-L2的结合,可抑制活化的T细胞攻击肿瘤细胞,导致免疫系统不能发挥全部作用,使肿瘤细胞逃逸。
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被称为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实际上就是一种基因编辑器。研究人员发现,它是一种精确的万能基因武器,可以用来删除、添加、激活或抑制其他生物体的目标基因,这些目标基因包括人、老鼠、斑马鱼和细菌的基因等。CRISPR簇是一个广泛存在于细菌和古生菌基因组中的特殊DNA重复序列家族,其序列由一个前导区(Leader)、多个短而高度保守的重复序列区(Repeat)和多个间隔区(Spacer)组成。
目前发现的CRISPR/Cas系统有三种不同类型即I型、II型和III型,它们存在于大约40%已测序的真细菌和90%已测序的古细菌中。其中II型的组成较为简单,以Cas9蛋白以及向导RNA(gRNA)为核心组成,也是目前研究中最深入的类型。在II型系统中pre-crRNA的加工由Cas家族中的Cas9单独参与。研究结果表明,Cas9还可以剪切线性和超螺旋的质粒,其剪切效率堪比限制性内切酶。本研究中使用的就是Crispr/Cas9系统。
由于PD-1蛋白在免疫应答中发挥负向调控作用,使得部分肿瘤细胞逃避T细胞的攻击,造成肿瘤细胞的扩散。敲除T细胞中的PD-1蛋白,可扩大T细胞的攻击范围,增强T细胞的免疫能力。本研究中利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T细胞中的PD-1基因,使其不表达PD-1蛋白,打开免疫系统的刹车闸,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利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PD-1基因,表达所述Crispr/Cas9系统的T淋巴细胞,以及所述T淋巴细胞用于制备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的用途。具体包括:
(1)pHBLV-gRNA-cas9-GFP-PD-1质粒构建
本发明中提供了一个PD-1的靶点基因,利用该靶点构建pHBLV-gRNA-cas9-GFP-PD-1载体。
(2)重组病毒表达载体
本发明中使用的载体是慢病毒载体pHBLV-gRNA-cas9-GFP,pHBLV-gRNA-cas9-GFP表达基因载体含有一个Cas9蛋白,一个巨细胞病毒的启动子序列(CMV Promoter)和标签蛋白(GFP)及选择性的抗性基因(AmpR)。通过基因合成的PD-1gRNA序列,即目标靶点,在T4连接酶作用下,与线性RNA敲除载体连接,形成完整载体pHBLV-gRNA-cas9-GFP-PD-1(载体图谱见图1)。(3)宿主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兴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兴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25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