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烃基膦酸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1770.X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3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洪浩;詹姆斯·盖吉;卢江平;李超;张恩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莱英生命科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40 | 分类号: | C07F9/40;C07F9/6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烃基膦酸酯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烃基膦酸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化合物A和化合物B在连续化反应设备中进行Arbuzov反应,并在反应过程中将反应得到的产物从连续化反应设备中连续排出,得到烃基膦酸酯;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温度为T1,化合物A和化合物B中沸点较低者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T2,T1比T2高10~40℃,且反应过程中的反应压力为0.5~2.0MPa。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使用位阻较大、碳卤键极化度较低的卤代烃作为化合物A,有效扩展了底物的选择范围,相应扩展了采用Arbuzov反应制备的烃基膦酸酯种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烃基膦酸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Arbuzov反应,又称作Arbuzov重排反应,是有机磷化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反应之一。有机磷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学物质,展现出许多优异性能,广泛的应用于农业(Heteroatom Chem.2000,11(4),261-266)、医药(Tetrahedron Lett.2006,47,7719-7721.;Org.Lett.2006,8(19),4243-4246.;J.Am.Chem.Soc.1982,104,3107-3114)、工业(J.Electro-analytical Chem.2001,507,157-169)等方面。通过Arbuzov反应构建磷碳键,是制备烃基膦酸酯、次膦酸酯和氧膦等化合物的有效途径。
Arbuzov反应是1898年首先由Michaelis发现,以后由Arbuzov(Org.ProcessResearch&Development.2004,8,603-608)发展,主要是以卤代烃和磷酸酯为底物反应制备烃基磷酸酯,和反应通式为:
很多研究工作者通过测定反应中间体探讨了Arbuzov反应的机理(Chem.Rev.1981,81,415-430)。有人认为此类反应是按SN2机理进行的,即X进攻R基团,同时O-R键断裂,R-X形成。而在一些研究过程中发现了碳正离子中间体,表明经由SNl机理进行:R先从膦盐上分离,然后被X攻击。所以对于Arbuzov反应来说,SN2机理和SN1机理均有可能。
卤代烃在进行Arbuzov反应的难易程度取决于两点:一是碳卤键的极化度,极性越强越容易进行,所以RI>RBr>RCl;二是烃基的空间障碍,障碍越大越不容易进行。一般芳基卤代物较难发生Arbuzov反应,一些氯化烃由于活性低,体系的反应温度有限,反应时间过长极大地限制了该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烃基膦酸酯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Arbuzov反应制备烃基膦酸酯时,因碳卤键极化度低或位阻大导致的反应底物有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烃基膦酸酯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化合物A和化合物B在连续化反应设备中进行Arbuzov反应,并在反应过程中将反应得到的产物从连续化反应设备中连续排出,得到烃基膦酸酯;其中化合物A如结构I所示,化合物B如结构II所示:
其中,结构I中,X为卤原子,R1为烷基或取代烷基,其中取代烷基的取代基为芳基、酯基、环氧基、烯基或酰基;结构II中,R为甲基、乙基或苯基;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温度为T1,化合物A和化合物B中沸点较低者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T2,T1比T2高10~40℃,且反应过程中的反应压力为0.5~2.0MPa。
进一步地,连续化反应设备包括盘管,制备方法包括:将化合物A和化合物B连续通入盘管中进行Arbuzov反应,得到烃基磷酸酯。
进一步地,将反应得到的产物连续排出盘管的过程中,制备方法还包括对产物进行产物分离以得到烃基磷酸酯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莱英生命科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凯莱英生命科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17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