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旋转减振器、用于旋转减振器的控制器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21591.6 | 申请日: | 2017-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9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何剑峰;刘涛;姜耀全;康传章;唐培;张义波;鲁琳;胡亮亮;虞祥松;赵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F16F1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旋转 减振器 用于 控制器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旋转减振器,能够围绕自身的旋转轴旋转,其特征在于,包括:
质量块,可移动设置,能够靠近所述旋转轴运动和远离所述旋转轴运动;
所述质量块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滑块和本体块,所述本体块与所述滑块为分体式构成;
在所述本体块和所述滑块之间设有减振件,所述减振件在所述滑块相对所述本体块沿所述旋转减振器的周向转动时能够受挤压发生弹性变形;
所述滑块与所述本体块具有沿平行所述旋转轴的方向面对面的两个面,这两个面中的其中之一设有第二容纳部,且另一个设有容纳在所述第二容纳部内的凸部;
沿所述旋转减振器的周向,所述第二容纳部具有与所述凸部相对设置的侧壁,所述减振件至少设于所述凸部与所述侧壁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支架,所述质量块设于所述旋转支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旋转支架且具有输出轴,所述电机能够通过输出轴驱动所述质量块靠近所述旋转轴运动和远离所述旋转轴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沿远离所述旋转轴的方向延伸;
所述传动杆与所述输出轴为第一传动连接以能够在所述电机驱动下绕自身中轴线旋转;
所述传动杆与所述质量块为第二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连接能够将所述传动杆的自转运动转化为所述质量块靠近所述旋转轴、及远离所述旋转轴的直线运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所述旋转轴穿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具有与所述旋转轴同轴的通孔,所述输出轴伸入所述通孔内,所述传动杆伸入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输出轴为所述第一传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包括具有所述通孔的安装部及沿所述旋转轴盖设在所述安装部的端盖,所述传动杆在所述端盖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穿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端盖和安装部中的至少一个。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为:所述输出轴设有同轴的第一伞形齿轮,所述传动杆设有同轴的第二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和所述第二伞形齿轮啮合。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包括:固定所述电机的安装部、及套在所述安装部外且与所述旋转轴同轴的外环;
所述传动杆的一端穿过安装部并与所述输出轴为第一传动连接,且另一端限定于所述外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还包括: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外环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与所述传动杆平行设置,所述质量块设于所述直线导轨上并能够沿所述直线导轨滑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轨具有第一容纳部来容纳所述传动杆;
所述滑块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纳部内并与所述传动杆为所述第二传动连接,能够在第一容纳部内作直线运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所述本体块包括设于所述直线导轨两侧的至少两个子块及连接所述子块的连接部,所述本体块利用所述子块连接所述滑块。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件为减振垫圈,套设在所述凸部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15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重压缩比型衬套及其悬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液压互联的汽车底盘悬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