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裸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8412.3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4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崔淑芳;丛薇;李周桐;杨文静;余琛琳;赵善民;林丽芳;程继帅;刘攀;徐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775 | 分类号: | C12N5/077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鼹鼠 骨髓 间充质 干细胞 分离 培养 方法 | ||
1.一种裸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用洗涤液冲洗成年裸鼹鼠的骨髓腔,获得骨髓冲出液;所述洗涤液的组成为:PBS溶液,加入0.005%-0.02%(W/V)Dnase I;
B、将骨髓冲出液,过细胞筛,制成单细胞悬液;
C、将步骤B得到的单细胞悬液,离心弃上清,收集细胞沉淀;
D、将步骤C得到的细胞沉淀加入1-3mL红细胞裂解液重悬,裂解红细胞1-2min,加等体积终止液,终止裂解,离心后弃上清;所述终止液的组成为:低糖DMEM培养基、5%-15%(V/V)FBS、0.5%-2%(V/V)PS双抗、0.005%-0.02%(W/V)Dnase I;
E、用培养液将步骤D处理后的细胞沉淀重新制成细胞悬液,按照2×105/cm2接种于培养皿中;所述培养液的组成为:低糖DMEM培养基、10%-20%(V/V)FBS、0.5%-2%(V/V)PS双抗、0.005%-0.02%(W/V)Dnase I;
F、在33-37℃、10-15%O2、3-5%CO2的环境中培养48-72h,半量换培养液,继续培养36-48小时,全量换培养液,此后隔天换液,直到细胞融合达80%,进行传代培养;所述培养液的组成为:低糖DMEM培养基、10%-20%(V/V)FBS、0.5%-2%(V/V)PS双抗、0.005%-0.02%(W/V)Dnase 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洗涤液的组成为:PBS溶液,0.01%(W/V)Dnase 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细胞筛为200目细胞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离心为100g离心5min弃上清,收集细胞沉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终止液的组成为:低糖DMEM培养基、10%(V/V)FBS、1%(V/V)PS双抗、0.01%(W/V)Dnase I。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和步骤F所述培养液的组成为:低糖DMEM培养基、15%(V/V)FBS、1%(V/V)PS双抗、0.01%(W/V)Dnase I。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在35℃、12%O2、5%CO2的环境中培养72h,半量换培养液,继续培养48小时,全量换培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84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