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吸附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8338.5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4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玉;高东;徐茶清;陈靖华;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08 | 分类号: | B01J20/08;B01J20/06;B01J20/28;B01J2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吸附 吸附剂层 基底膜 吸附 制备 使用寿命 透过率 吸附剂 粘结剂 冲刷 微孔 破损 | ||
1.一种锂吸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膜,所述基底膜具有第一微孔;以及
吸附剂层,所述吸附剂层形成在所述基底膜的表面上,所述吸附剂层含有吸附剂和粘结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吸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膜的厚度为0.05-500μm;所述吸附剂层的厚度为0.01-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吸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为纳米级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吸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层含有50-95质量份的吸附剂和5-50质量份的粘结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吸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层含有80-90质量份的吸附剂和10-20质量份的粘结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吸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膜是由选自聚醚砜树脂膜、聚四氟乙烯膜和陶瓷膜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吸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膜的材料为选自氧化铝、氧化锆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吸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为选自铝盐吸附剂、锂锰氧化物吸附剂、锂钛氧化物吸附剂、脱锂铝盐吸附剂、脱锂的锂锰氧化物吸附剂和脱锂的锂钛氧化物吸附剂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吸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选自聚乙烯醇缩甲醛、聚偏氟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烯烃共聚物、聚酰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氟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乙烯醇缩丁醛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吸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进一步含有:
造孔剂,所述造孔剂的含量不大于2质量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锂吸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剂为选自碳酸氢铵、尿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氯化钠、氯化钾和聚乙烯醇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锂吸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层具有第二微孔。
1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锂吸附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吸附剂和粘结剂混合,以便得到混合浆料;
将所述混合浆料覆盖在基底膜上形成吸附剂层,以便得到所述锂吸附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吸附剂和粘结剂与溶剂混合并搅拌,以便得到混合料浆;
将所述混合料浆覆盖在基底膜的至少一侧表面上,以便形成吸附剂层中间体;
将覆盖所述吸附剂层中间体的基底膜洗涤后进行干燥处理,以便得到干燥的复合膜;以及
将所述干燥的复合膜进行压实处理,以便获得所述锂吸附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选自水、N-甲基吡咯烷酮、甲基氯氮甲基乙酰胺、氮甲基甲酰胺、丙酮、二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甲苯和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搅拌前,将所述吸附剂和所述粘结剂与造孔剂混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与所述吸附剂、所述粘结剂和所述造孔剂的总质量的比例为0.2-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833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