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钍基碳化物和/或钍基碳氧化物的陶瓷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6214.3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4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严超;黄鹤;曹长青;林俊;朱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C3/62 | 分类号: | G21C3/62;G21C3/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宋丽荣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物 钍基碳 氧化物 陶瓷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钍基碳化物和/或钍基碳氧化物的陶瓷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硝酸钍溶液滴加到氨水中形成水解溶液,在水解溶液搅拌的情况下加入聚乙烯醇,形成溶胶;利用与水互溶的有机试剂分散碳粉,形成预分散的碳粉;将溶胶加入预分散的碳粉中,形成含碳胶体溶液;
S2,将含碳胶体溶液分散成液滴后依次通过氦气区、氨气区、氨水区,形成凝胶颗粒;
S3,将凝胶颗粒置于浓氨水中陈化,用去离子水洗涤,将洗涤后的凝胶颗粒放于干燥炉中,控制湿度升温干燥,形成干燥后的凝胶颗粒;以及
S4,将干燥后的凝胶颗粒放置于烧结炉中,在真空条件下升温烧结得到陶瓷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将Th(NO3)4·6H2O配制成硝酸钍溶液,升温,将硝酸钍溶液滴加到氨水中形成水解溶液,水解溶液冷却后在搅拌情况下加入聚乙烯醇,形成溶胶;在碳粉中加入与水互溶的有机试剂搅拌或超声,形成预分散的碳粉;将溶胶加入预分散的碳粉,充分搅拌均匀后静置,消除气泡,形成含碳胶体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硝酸钍溶液的浓度为1.0~2.0mol/L,硝酸钍溶液在60~80℃的条件下滴加到氨水中水解形成水解溶液,形成的水解溶液的pH为3.0~4.0时达到水解终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水互溶的有机试剂为乙醇、甲醇或四氢糠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粉的粒径小于20μm,与水互溶的有机试剂在室温下分散碳粉,碳粉与有机试剂的用量在1g/3mL~1g/5mL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20~30℃时的搅拌情况下加入80~120g/L的聚乙烯醇溶液,形成溶胶,其中,聚乙烯醇溶液的体积Vpva与水解溶液的体积Vsol之间的比值为10%~20%,25℃的溶胶粘度为15~30mPa·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将凝胶颗粒置于浓氨水中陈化,用去离子水洗涤,将洗涤后的凝胶颗粒放于干燥炉中,控制湿度在60%-90%,升温至120℃除去自由水,升温至200℃除去结晶水,形成干燥后的凝胶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凝胶颗粒置于10~15mol/L的浓氨水中陈化8~12h,用小于60℃的去离子水 批次洗涤,首先测量洗涤液的NO3-小于10mg/L,再测量洗涤液电导率小于20μS/cm时达到洗涤终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洗涤后的凝胶颗粒放置于干燥炉中,升温速率为3~5℃/min,升温程序如下:120℃保温1h,200℃保温2~3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将干燥后的凝胶颗粒放置于烧结炉中,升温至1650~2000℃烧结,降温,得到陶瓷微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烧结真空度小于1×10-3mbar,升温程序为:室温~600℃,5℃/min,保温1h;然后从600℃起,升温至1650~2000℃之间的任意温度,10℃/min,保温0.5~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62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