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0709.5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8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叶良;李强强;赵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17/065 | 分类号: | E04G17/065;E04G23/02;C04B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架侧板 固定底板 修复 基架 石质文物 模板固定 螺旋栓 压头 防滑橡胶垫 水平横切面 顶部挡块 建筑修复 宽度一致 镂空 牢固性 移动轨 侧板 孔口 栓块 套口 贴合 外壁 支模 焊接 优化 垂直 轨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属于建筑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上设有基架固定底板和基架侧板,所述基架固定底板所在的平面与基架侧板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所述基架固定底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基架侧板,且基架固定底板和基架侧板通过焊接相连,所述基架侧板的顶部固定有一个水平横切面积大于侧板套口的顶部挡块,所述的螺旋栓孔的孔口直径大小与镂空栓块移动轨的轨道宽度一致,在所述螺旋栓轴的顶端设有模板固定压头,所述模板固定压头的外壁面上贴合防滑橡胶垫,其具有方便实用、结构简单、优化支模、造价较低、提高结构的牢固性,优化修复效果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属于建筑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拥有大量历史悠久的石质类文物。如石屋、石拱桥等,这些石质类文物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历自然风化(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再加上工业化以来的空气污染、酸雨侵蚀,以及不同程度的人为迫害,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的表面劣化、腐蚀乃至破坏。因此,需要对建筑文物进行长期的观测,以及低破坏性的修复。
石质文物在修复中,需要用到特殊的修复浆,在修复裂缝的同时,可以加强其结构的牢固性,同时防止风化等侵蚀,也要满足文物修复的要求,尽量较少对其外观和历史印记的破坏。
现在的模板修复方法,常采用人工支模,需要在现场采用建材进行制作修复模板,包括模板本体和模板支撑,在制作模板支撑的过程中,由于梁板距离地面较远,需要耗费较多的材料,以及花费较长的时间对模板进行支撑作业,同时,由于修复浆不够科学,容易导致修复的二次破坏,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包括: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上的基架固定底板和基架侧板,所述基架固定底板所在的平面与基架侧板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所述基架固定底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基架侧板,且基架固定底板和基架侧板通过焊接相连,所述可移动栓块通过侧板套口套入基架侧板的板段上,所述基架侧板的顶部固定有一个水平横切面积大于侧板套口的顶部挡块,通过顶部挡块将可移动栓块的移动范围控制在顶部挡块与基架固定底板之间,所述可移动栓块侧面贯穿设有与螺旋栓轴上的螺旋连杆相互旋合的螺旋栓孔,所述的螺旋栓孔的孔口直径大小与镂空栓块移动轨的轨道宽度一致,所述螺旋栓轴的外侧设有螺旋栓轴把手,在所述螺旋栓轴的顶端设有模板固定压头,所述模板固定压头的外壁面上贴合防滑橡胶垫。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方法是:
A、配制修复浆原料:CaO石灰5份、Fe3O4铁矿粉4-6份、丙烯酸黏性助剂0.5-0.8份、胶粉抗裂阻剂0.5-0.7份、二氧化硅触变阻剂0.3-0.4份、硅藻土增稠助剂0.5-0.6份、聚乙烯醇纤维2-4份;
B、调制:使用7~8份水对上述修复浆原料按份数配比均匀;
C、填料:将调制好的修复浆进行酸碱度和粘稠度检测,合格后,对石质文物建筑的裂缝进行填充修补,并采用修复模板对其进行快速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镂空栓块移动轨设置在基架侧板的中轴线上,所述镂空栓块移动轨的长度为整个基架侧板板长的三分之二,所述镂空栓块移动轨的宽度大于所述螺旋连杆的外径长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可移动栓块通过侧板套口插入所述基架侧板中,进行栓合连接,所述可移动栓块的侧板套口向下贯穿整个可移动栓块,在可移动栓块内形成一个长方体镂空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螺旋连杆由高硬度碳钢合金制成,所述的螺旋连杆所受的最大扭矩应不小于200N/m。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07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