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310709.5 | 申请日: | 2017-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8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叶良;李强强;赵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4G17/065 | 分类号: | E04G17/065;E04G23/02;C04B30/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架侧板 固定底板 修复 基架 石质文物 模板固定 螺旋栓 压头 防滑橡胶垫 水平横切面 顶部挡块 建筑修复 宽度一致 镂空 牢固性 移动轨 侧板 孔口 栓块 套口 贴合 外壁 支模 焊接 优化 垂直 轨道 | ||
1.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包括:基架固定底板、基架侧板、可移动栓块、螺旋栓轴、顶部挡块、镂空栓块移动轨、螺旋栓孔、侧板套口、模板固定压头、螺旋连杆、螺旋栓轴把手、防滑橡胶垫,其特征在于:在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上设有基架固定底板和基架侧板,所述基架固定底板所在的平面与基架侧板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所述基架固定底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基架侧板,且基架固定底板和基架侧板通过焊接相连,所述可移动栓块通过侧板套口套入基架侧板的板段上,所述基架侧板的顶部固定有一个水平横切面积大于侧板套口的顶部挡块,通过顶部挡块将可移动栓块的移动范围控制在顶部挡块与基架固定底板之间,所述可移动栓块侧面贯穿设有与螺旋栓轴上的螺旋连杆相互旋合的螺旋栓孔,所述的螺旋栓孔的孔口直径大小与镂空栓块移动轨的轨道宽度一致,所述螺旋栓轴的外侧设有螺旋栓轴把手,在所述螺旋栓轴的顶端设有模板固定压头,所述模板固定压头的外壁面上贴合防滑橡胶垫。
2.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修复浆原料:CaO石灰5份、Fe3O4铁矿粉4-6份、丙烯酸黏性助剂0.5-0.8份、胶粉抗裂阻剂0.5-0.7份、二氧化硅触变阻剂0.3-0.4份、硅藻土增稠助剂0.5-0.6份、聚乙烯醇纤维2-4份;
B、调制:使用7~8份水对上述修复浆原料按份数配比均匀;
C、填料:将调制好的修复浆进行酸碱度和粘稠度检测,合格后,对石质文物建筑的裂缝进行填充修补,并采用修复模板对其进行快速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镂空栓块移动轨设置在基架侧板的中轴线上,所述镂空栓块移动轨的长度为整个基架侧板板长的三分之二,所述镂空栓块移动轨的宽度大于所述螺旋连杆的外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栓块通过侧板套口插入所述基架侧板中,进行栓合连接,所述可移动栓块的侧板套口向下贯穿整个可移动栓块,在可移动栓块内形成一个长方体镂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连杆由高硬度碳钢合金制成,所述的螺旋连杆所受的最大扭矩应不小于2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07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