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银杏叶提取液中总银杏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9399.5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5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方同华;代喜国;席桂才;常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74;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584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银杏叶 提取 液中总 银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银杏叶提取液中总银杏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素有“植物界的活化石”之称,原产中国,银杏资源在中国的拥有量占有世界总量的70%。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L.)的干燥叶,性甘、苦、涩、平,归心、肺经,具有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高脂血症。银杏叶经加工制成的银杏叶提取物,其制剂是目前国内外畅销的药品及保健品;作为天然药物,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痴呆症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因此银杏叶和银杏叶提取物作为原料,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药品制剂中,仅《中国药典》就收载了包括银杏叶在内的5个相关品种。
银杏中有一类毒性成分—银杏酸,银杏酸具有致敏性、胎盘毒性和免疫毒性,对人类的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其主要存在于银杏叶、果和外种皮中,在常规的银杏叶提取物中也经常含有,且部分提取物中含量不低,为控制产品质量进而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因此对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酸含量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WHO及多国药典对银杏提取物及其制剂中总银杏酸的含量都进行了限定。例如,舒血宁注射液制剂就由银杏叶提取液制成,其中限定总银杏酸的含量每1ml不得过20ng。但现有的总银杏酸的检测方法并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的含量,因此,建立更为准确、便捷的银杏酸分析方法就显得极其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检测银杏叶提取液中总银杏酸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取待测银杏叶提取液,加工成粉末,得供试品;以甲醇水溶液为溶剂充分溶解,过滤,取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2)取白果新酸对照品,以甲醇水溶液为溶剂溶解,即得对照品溶液;
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所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进行检测,分别获得供试品色图谱和对照品色谱图;所述检测的条件具体为:
色谱柱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由流动相A和流动相B组成,其中,含0.1%-0.2%三氟乙酸的乙腈为流动相A,0.1%-0.2%三氟乙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B;按如下条件进行梯度洗脱:
4)依据所述对照品色谱图与供试品色谱图中各自的银杏酸峰面积,采用外标法计算所述待测银杏叶提取液中总银杏酸的含量。
其中,所述梯度洗脱中,0~35min,“75→90”代表的含义是,流动相A的比例由75%逐渐增加至90%,“25→10”代表的含义是,流动相B的比例由25%逐渐降低至10%;其他时间段的含义与之类似。该梯度洗脱条件,可将供试品溶液中总银杏酸中的5个银杏酸成分有效分离,同时可避免梯度变化对色谱基线的影响。
总银杏酸包含了银杏酸C15∶0、银杏酸C17∶1、银杏酸C13∶0、银杏酸C15∶1、银杏酸C17∶2等。
由于样品中待测定的总银酸非单一成分,是一类酚酸类物质;供试品中除了含有黄酮类、内酯类,可能还涉及很多其他成分,而白果新酸对照品及总银杏酸对照品的成分固定,又是固体粉末状态,只需直接溶解即可,因此对照溶液与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有所不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过程不仅可使供试品中总银杏酸完全溶解,又可降低供试品中的其他成分对检测的影响。
步骤4)中所述银杏酸峰面积,其中供试品色谱图中指总银杏酸峰面积;对照品色谱图中指白果新酸峰面积。
所述外标法采用如下计算公式:
式中:A供:为供试品溶液中总银杏酸成分的总峰面积;
A对:为白果新酸对照品溶液的峰面积;
m对:为白果新酸对照品的称样量,mg;
V对:为白果新酸对照品稀释体积,ml;
V供:为供试品的稀释体积,ml;
V:用于制粉的银杏叶提取液体积,ml;
W供:为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称取银杏叶提取粉样品重量,g;
W:银杏叶提取液制成粉的总重量,g;
T:银杏叶提取液中总黄酮醇苷含量,mg/ml;
在检测过程中,白果新酸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色谱图的总银杏酸峰面积是供后续计算总银杏酸含量的重要依据,因此需要充分注重色谱图中各个峰的整体形状特征;发明人针对银杏叶提取液中总银杏酸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在检测过程中会出现溶剂效应,导致色谱峰的峰形不好,峰面积的重复性不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93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