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检测装置及其故障检测方法和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5086.2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1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玮;代康伟;梁海强;罗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控制器 检测 装置 及其 故障 方法 电动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检测装置及其故障检测方法和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面对日趋严峻的能源与环境问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正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作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具有无尾气排放、能量效率高、噪声低、可回收利用能量等多项优点,因此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对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纯电动汽车通过电机驱动车轮实现车辆行驶,电机驱动及控制作为纯电动汽车的核心功能对整车性能影响重大。与传统燃油车不同,纯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所有的能量来源于高压动力电池,这部分能量中绝大部分被驱动系统所消耗。对于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主要由两个核心部件构成:电机控制器与驱动电机,其中电机控制器按照一定的控制方法实现对电机的控制,如扭矩输出、故障诊断等,驱动电机作为扭矩输出机构负责输出扭矩,驱动车辆行驶。
电机控制器与动力电池高压母线直接相连接,其内部汇集高压低压系统,其中高压输入部分为直流高压,一般而言该电压能够达到400V以上,与交流电不同,高压直流电更具有危险性,当发生同样的触电事故时高压直流电对人身具有更大的伤害。现有的电机控制器为密封绝缘设计,一般情况下不会漏电,但在一些非常规状态下会有绝缘失效情况的发生,如事故引起的电机控制器壳体破损、维修人员违规开盖等,此时由于电机控制器内部环境与外界环境相连通,失去绝缘隔离,因此这种情况下车辆及车上人员将暴露在危险的高压环境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检测装置及其故障检测方法和电动汽车,从而可以解决现有电机控制器由于绝缘失效情况的发生,而存在的将车辆及车上人员暴露在危险的高压环境中的安全隐患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电机控制器的检测装置,包括:
设置于电机控制器盖体上的盖体开关;
与所述盖体开关连接的检测电路;
与所述检测电路连接的电机控制模块;
所述电机控制模块根据盖体开关的断开状态下或者导通状态下,所述检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确定电机控制器是否处于高压暴露故障状态。
其中,所述检测电路包括:
与所述盖体开关连接的第一检测支路和第二检测支路;
所述第一检测支路具有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检测支路具有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一检测支路与所述第二检测支路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均与所述电机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检测支路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所述第二检测支路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所述电机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确定电机控制器是否处于高压暴露故障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支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滤波电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所述第一电容及所述盖体开关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检测支路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二滤波电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地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所述第一电容及所述盖体开关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和第二电容;
其中,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三电容;
其中,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电源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其中,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支路上的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
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源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其中,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检测支路上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
其中,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源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其中,所述电机控制模块具有与所述第一检测支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的第一A/D端口,以及与所述第二检测支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的第二A/D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50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