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门自动开关装置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4505.0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8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于铁勇;屈小飞;廖伟超;刘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53 | 分类号: | E05F15/53;E05B81/08;E05B8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铁 一端连接 推杆 电磁单向阀 自动开关装置 时间继电器 控制电路 汽车尾门 气弹簧 尾门锁 穿设 底端 气缸 锁杆 电源 正极 占用空间 负极 出气端 固定端 接点端 进气端 弹簧 杆端 转轴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尾门自动开关装置和汽车,该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气弹簧和尾门锁;所述控制电路中,第一电磁铁的一端连接开关的接点端,所述第一电磁铁的另一端连接电磁单向阀的一端和时间继电器的一端,所述时间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磁铁的一端,所述第二电磁铁的另一端和所述电磁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一电磁铁固定在所述气弹簧的气缸底端,所述电磁单向阀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连接所述气缸外侧的杆端和底端;所述尾门锁的推杆穿设于第一弹簧,所述推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电磁铁,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连接锁杆,所述锁杆上设有转轴。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尾门自动开关装置和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中,尾门多大数还是采用手动开关门,但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乘客用车观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汽车都配备了电动尾门系统,乘客只需按下按钮,尾门就会自动打开或关闭,从而大大提高了汽车的档次和舒适性。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电动尾门系统主要是以机械式离合和多级齿轮传动来实现尾门的开关,或是采用支撑杆形式,通过电机驱动让撑杆伸长或缩短,从而达到尾门的电动开关。然而,这两种电动尾门系统均存在结构复杂和占用空间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门自动开关装置和汽车,解决了现有电动尾门系统存在结构复杂和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尾门自动开关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气弹簧和尾门锁;
所述控制电路中,第一电磁铁的一端连接开关的第一接点端,所述第一电磁铁的另一端连接电磁单向阀的一端和时间继电器的一端,所述时间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磁铁的一端,所述第二电磁铁的另一端和所述电磁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
所述第一电磁铁固定在所述气弹簧的气缸底端,所述电磁单向阀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连接所述气缸外侧的杆端和底端;
所述尾门锁的推杆穿设于第一弹簧,所述推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电磁铁,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连接锁杆,所述锁杆上设有转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尾门自动开关装置,所述汽车的尾门上设有锁环,以使所述锁环与所述锁杆配合控制所述尾门的开关状态,所述气弹簧的底端通过第一铰链与所述汽车的车身铰接,所述气弹簧的杆端通过第二铰链与所述汽车的尾门铰接,所述锁杆的顶端通过第二弹簧与所述汽车的车身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一种汽车尾门自动开关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气弹簧和尾门锁;所述控制电路中,第一电磁铁的一端连接开关的第一接点端,所述第一电磁铁的另一端连接电磁单向阀的一端和时间继电器的一端,所述时间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磁铁的一端,所述第二电磁铁的另一端和所述电磁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一电磁铁固定在所述气弹簧的气缸底端,所述电磁单向阀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连接所述气缸外侧的杆端和底端;所述尾门锁的推杆穿设于第一弹簧,所述推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电磁铁,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连接锁杆,所述锁杆上设有转轴。
当闭合所述开关时,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电磁单向阀均处于通电状态,因此所述气弹簧的气缸两端处于完全相同状态,所述气弹簧的气缸杆会受汽车尾门的重力作用而向内收缩,直至所述气缸杆上的活塞受所述第一电磁铁的吸力而完全贴紧所述第一电磁铁。所述时间继电器到达预设时间后,便处于闭合状态,此时所述第二电磁铁也处于通电状态,所述推杆会受所述第二电磁铁的吸力而向所述第二电磁铁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所述锁杆向下旋转直至进入所述汽车尾门上的锁环,从而关闭所述汽车尾门,此时所述第一弹簧将处于压缩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4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用切换阀芯
- 下一篇:一种具有改进型密封结构的斜盘式止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