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孔导管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4225.X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1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强;朱磊峰;苏卫东;李慎贵;沈钰琴;祝尔加;夏胜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伏尔特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09 | 分类号: | B29C48/09;B29C48/154;B29C48/92;B29C48/94;B29K23/00;B29L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钦荣燕 |
地址: | 314599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孔 导管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孔导管的成型工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微孔结构且微孔大小均匀,微孔不易堵塞的微孔导管加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将钢丝和高分子材料共同挤出成型,使得钢丝表面包覆高分子材料,即钢丝植入在导管中心,待钢丝抽出后形成微孔,通过控制钢丝直径控制微孔大小,同时通过在钢丝表面喷涂或浸润医用级硅油,解决了由于材料的特性,材料包裹在钢丝外表后,材料与钢丝容易粘连,造成钢丝无法抽出的问题,使得不仅在导管中能够形成微孔结构,而且微孔大小均匀,微孔壁光滑无粘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孔导管的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用于临床微量注液治疗使用的输注泵,是利用硅胶囊的张力作为动力,通过毛细管的微孔限流,达到均匀给液的目的。连接输注泵的微孔导管是控制药液流量的重要部件,微孔导管内孔大小不均匀无法准确控制药液的流量。
采用现有的挤出工艺无法加工微孔孔径为0.05-0.20mm的微孔导管,急需一种新的微孔导管成型方法,使得导管中能够形成0.05-0.20mm孔径的微孔结构,且微孔大小控制均匀,微孔不会出现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微孔结构且微孔大小均匀,微孔不易堵塞的微孔导管加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微孔导管的加工方法,它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材料准备:选取与所需微孔孔径大小一致的钢丝,在钢丝表面先进行硅化处理,硅化工艺如下:采用医用级针尖硅油,并用稀释剂稀释到浓度为2~20%后,直接灌装到喷雾罐,喷射到钢丝表面;或直接采用浸蘸、涂抹方式进行硅化处理;完成后,钢丝通过烘干装置烘干,烘干温度70~100℃,时间5~10S;
2、共挤加工:经表面硅化处理后的钢丝和高分子材料共同挤出成型,使得钢丝表面包覆高分子材料,即钢丝植入在导管中心;挤出模具包括相互垂直的主模头和分流型芯,主模头中设置高分子材料流道,分流型芯中设置导引针管,分流型芯出料端设置口模,口模外侧设置口模压板,口模压板上设有调节螺母;挤出时,钢丝通过模具分流型芯上导引针管的内孔中导入,高分子材料从主模头的流道中进入,挤出工艺主要根据材料的热塑性性能控制;挤出时,通过调节口模压板上的调节螺母调整口模的位置,控制钢丝在导管的中心位置,导管挤出后通过冷却水槽冷却,并通过切管机裁切到300~600cm的合适长度;
3、后处理:为了保证导管的稳定性,挤出后的导管在烘箱内进行定形处理,烘干温度为50~80℃,保温3~24小时后自然冷却;
4、微孔成型:将导管中心的钢丝抽出形成内芯微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高分子材料为EVA或TPE或TPU,其中:EVA材料的挤出温度为160~220℃,螺杆转速10~20HZ,牵引速度5~20m/min。常用的微孔导管加工材料为PVC材料,由于PVC材料中含有的增塑剂具有吸附和迁移现象,对药液降低疗效及造成污染,危害人体健康。采用EVA或TPE或TPU材料替代传统的PVC材料,由于不含增塑剂,可以解决药液吸附和污染问题;同时钢丝在挤出前经过了表面处理,使得材料包裹在钢丝外表后,材料与钢丝不容易粘连,不会出现钢丝无法抽出的现象,因而能够形成完整、均匀的微孔结构。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医用级针尖硅油为医用级二甲基硅油。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稀释剂为HCFC141B。
作为优选,步骤1中将医用级针尖硅油用稀释剂稀释到浓度为5%后,直接通过专用喷射器喷射到钢丝表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的,钢丝预先用浓度为2-20%的医用级硅油浸润,不经过烘干处理,直接进入模具,与高分子材料一同挤出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伏尔特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伏尔特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42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鼻喉检查器
- 下一篇:一种食道咽喉检查用口腔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