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烟草芦丁含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2745.7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5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孙朝霞;侯思宇;令狐斌;杨武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A01H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8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烟草 芦丁 含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烟草芦丁含量的方法,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芦丁(Rutin)是一类特殊的黄酮醇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可起到抗癌作用,且有效降低高血压和高血脂的风险。芦丁的来源现主要为槐米,芦丁含量可达10%~28%,可槐米产量,尤其是其中芦丁含量受气候、采收、晾晒条件等影响较大,导致槐米售价不稳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的提高,对芦丁以及其制成的药品需求不断增加,拓宽芦丁来源物种,开发不同组织(如叶片、籽粒等)提取物,筛选高芦丁含量品系等都将成为有效的手段。
烟草在中国广泛种植,生物量较大(150-200kg/公顷),且采收容易,这些有特点使烟草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除制成烤烟之外,现在已开展了一些针对烟草食用及药用价值的研究,如烟草蛋白含量远高于大豆,成为食品工业中蛋白的又一优质来源。目前,已有利用杂交及转基因技术改良烟草品质的报道,但仍主要集中在改良烤烟品质、降低焦油含量等方面。目前,我国对禁烟的规定越来越严格,人们群众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针对烟叶品质改良及提升烟叶在烤烟以外的应用价值尤显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转基因技术转化烟草,提高烟草芦丁含量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烟草芦丁含量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a、利用克隆技术,从富含芦丁的苦荞中克隆得到一个MYB类转录因子;
b、利用植物过表达载体对MYB类转录因子进行构建,在MYB类转录因子基因的PCR引物序列中内嵌了Sma I 和Sac I酶切位点,直接选择 Sma I 和 Sac I 对 MYB类转录因子基因进行双酶切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植物过表达载体为pBI121-35S。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MYB类转录因子基因的PCR引物序列为
MYB类转录因子F(5’to3’):TCCCTCAACATGGGAAGACCTCCT
MYB类转录因子R(5’to3’):CTGTTTAGAACAGATCATCGGCGG。
优选的,所述步骤b在酶切处理时,采用37°C金属浴 45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采用从苦荞中克隆到的一个MYB类转录因子,通过农杆菌介导法提升烟草内源芦丁含量,无需外源喷施化学试剂诱导(刺激);转基因T0代植株即可实现芦丁含量的增加,方法成熟,周期短,见效快,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表达载体构建扩增引物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载体构建的图谱。
图3为本发明转基因烟草的培育过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中转基因烟草PCR鉴定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提高烟草芦丁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a、利用克隆技术,从富含芦丁的苦荞中克隆得到一个MYB类转录因子,其中MYB类转录因子有两种,分别命名为FtMYB7和FtMYB9;以FtMYB7为例,FtMYB9的做法相同。
b、利用植物过表达载体pBI121-35S:FtMYB7对FtMYB7进行构建,在FtMYB7基因的PCR引物序列中内嵌了Sma I 和Sac I酶切位点,直接选择 Sma I 和 Sac I 对 FtMYB7 基因进行双酶切处理,37°C金属浴 45min。
其中,步骤b中FtMYB7基因的PCR引物序列为
FtMYB7F(5’to 3’):TCCCTCAACATGGGAAGACCTCCT
FtMYB7R(5’to 3’):CTGTTTAGAACAGATCATCGGCGG。
FtMYB9F(5′to 3′):GCTCTAGAGAGACATGGGAAGGGCTCCTTGT
FtMYB9R(5′to 3′):CGAGCTCGTGAGATAATCAGATGAGCAAA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农业大学,未经山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27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