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酶解制备蚌肉小肽的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300208.9 | 申请日: | 2017-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6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 发明(设计)人: | 卢宁;王冬;韩宇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生物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34;A23L33/18;A23L2/38;A23L33/105;A61K38/01;A61P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制备 蚌肉小肽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蚌肉小肽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从蚌肉蛋白中仿生酶解制取蚌肉小肽的工业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河蚌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A、B1、B2等。文献报道,河蚌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0.9克、钙248毫克、铁26.6毫克、锌6.23毫克、磷305毫克、维生素A 243微克、硒20.24微克、胡罗卜素2.3微克,还含有较多的核黄素和其他营养物质,总能量可达到20.71兆焦/公斤。河蚌肉对人体有良好的的保健功效,有滋阴平肝、明目防眼疾等作用。
河蚌蛋白的含量较高,但因蛋白的分子量较大,人体不易吸收。蛋白进入人体要经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双重酶解后,才会更好的吸收。但体内的酶解过程缓慢,蛋白质酶解的程度较低。仿生酶解为模拟口服蛋白类的胃肠道消化过程(胃为消化部位、吸收很少,肠道为消化、吸收部位),创造性的将蛋白类酶解成小分子肽类的方法,即在适当的条件下以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进行连续酶解,再经高速离心、超滤、电渗析或纳滤得到以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KD为主的小分子肽类。与传统技术相比,吸收入血的有效物质群与直接口服蛋白相同,仿生酶解有效成分提取更充分,生物利用度高,不仅增强了疗效,而且消除了服用异蛋白等引起的免疫原反应,减小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与其他酶解方法相比,仿生酶解更符合人体的选择机制,更安全。
以仿生酶解方法从蚌肉蛋白中制取蚌肉小肽是发明人的独创方法,经放大化的工业生产验证,稳定、可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蚌肉蛋白中仿生酶解制取蚌肉小肽的工业生产方法;第二目的在于提供通过所述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得到的蚌肉小肽;第三目的在于提取所述的蚌肉小肽在食品、保健食品及药品领域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从蚌肉蛋白中仿生酶解制取蚌肉小肽的工业生产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向仿生酶解罐中加纯化水20-40升,启动搅拌浆,设置转速30-60转/分钟,取蚌肉蛋白粉2kg,缓慢加入,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润胀30分钟,夹层通蒸汽加热至80-85℃灭菌15-30分钟,夹层通冷却水冷却至罐内温度约50-55℃,启动夹层水与加热器循环,加热器加热至50-55℃保温;
(2)启动pH检测端子,向仿生酶解罐中以蠕动泵加入稀盐酸调节pH值1.8-2.2,加入蚌肉蛋白量的1-3%胃蛋白酶,保温酶解1-3小时,随时监测pH值,补充稀盐酸保持pH值在1.8-2.2范围内;
(3)向仿生酶解罐中以蠕动泵加入40%氢氧化钠调节pH值7.8-8.2,加入1-3%胰蛋白酶,保温酶解3-6小时,随时监测pH值,补充40%氢氧化钠保持pH值在7.8-8.2范围内;
(4)向仿生酶解罐中以蠕动泵加入稀盐酸调节pH值6.8-7.2,放掉夹层水,夹层通蒸汽煮沸加热至80-85℃灭酶15-30分钟,放液;
(5)至管式高速离心机中离心,转速8000~12000转/分钟,上清液通过1812型超滤装置超滤,超滤膜相对分子质量为3KD,透过液经电渗析除盐,电压30~90伏,除盐液经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80-200℃,出风温度为90-100℃,得到蚌肉小肽,复合膜袋包装。
步骤(1)中所述的蚌肉蛋白中蛋白含量在90%以上,水分小于10%;
步骤(2)中所述的胃蛋白酶酶活力为3000U/g;
步骤(3)中所述的胰蛋白酶酶活力为100000U/g;
步骤(5)中所述的蚌肉小肽中总蛋白含量在90%以上,三氯乙酸可溶解的小分子肽含量在80%以上,游离氨基酸含量小于8%,水分小于6%。
对本发明中蚌肉小肽进行质谱测定,对小肽肽链结构进行确证,小肽质谱(ESI-MS)测定方法及结果如下:
ESI-MS参数雾化气为氮气,碰撞气体为氩气;源温80℃,锥孔电压50V;TOF加速电压9.1kV;MCP检测器电压为2150V;毛细管电压800V。
首先进行分析,质量扫描范围为100~1000D。根据本品的测定结果显示,大部分肽段二重质子化(即带两个单位正电荷),通过选择信号强的母离子进入MS/MS分析,得到5种肽的MS/MS图谱,对得到的MS/MS碎片信息进行分析,获得的它们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结果见表1。
表1蚌肉小肽相对分子质量及氨基酸序列组成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生物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生物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02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木制品压烫机的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印刷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