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微创通路入路的椎体融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8505.4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9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吕世文;邓双;毛克亚;汪宇;张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微创 通路 融合 装置 | ||
1.一种经微创通路入路的椎体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袋囊(1)和支撑材料(11),所述袋囊(1)能折叠或能收缩,在所述袋囊(1)的一端设置注射口(12),所述支撑材料(11)通过所述注射口(12)注入所述袋囊(1)的内部,从而在上下椎体间提供稳定的支撑,所述袋囊(1)与上下椎体接触的面为椎体接触面,在所述椎体接触面上设置有预设形状的限定机构(2),所述限定机构(2)是可收缩结构或者可折叠结构,当所述袋囊(1)植入椎间盘内并完成所述支撑材料(11)注入时,所述袋囊(1)的所述椎体接触面呈预设形状,实现无级别适应椎间隙高度且与上下椎体的接触面大小可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微创通路入路的椎体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机构(2)是雕刻或编织而成的网状片材(21)或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形框(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微创通路入路的椎体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结构由多片片材彼此连接且展开后为预设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微创通路入路的椎体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椎体融合装置还包括可收缩的辅助限定结构(4),所述辅助限定结构(4)设置在所述袋囊(1)的侧面,其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袋囊(1)自然充盈状态时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微创通路入路的椎体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限定结构(4)包括两个片状结构(41)和连接两个所述片状结构(41)的连接件(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微创通路入路的椎体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片状结构(41)与所述连接件(42)是一体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微创通路入路的椎体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片状结构(41)与所述连接件(42)是分体组合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微创通路入路的椎体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2)是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片状结构(41)的相邻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微创通路入路的椎体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2)是多根杆,多根所述杆被设置在两个所述片状结构(4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微创通路入路的椎体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2)是多根丝,多根所述丝被设置在两个所述片状结构(41)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微创通路入路的椎体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结构(41)是雕刻或编织而成的网状片材。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微创通路入路的椎体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限定结构(4)与所述限定机构(2)是一体制成的笼状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微创通路入路的椎体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限定结构(4)与所述限定机构(2)是分体组合而成的笼状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微创通路入路的椎体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囊(1)沿垂直于所述椎体接触面的方向设置贯穿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经微创通路入路的椎体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限定的空间是植骨仓(15),所述植骨仓(15)与所述袋囊(1)的内部空间相隔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经微创通路入路的椎体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有多个,多个所述贯穿孔之间具有连通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850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椎间盘假体
- 下一篇:一种经微创通路入路的椎体融合机构